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腰穿”不可怕!神经外科于新主任带你科学认识腰椎穿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腰穿”不可怕!神经外科于新主任带你科学认识腰椎穿刺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beijinggobroadhospital.com/article/1662660215046176

提到“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许多人会联想到“抽脊髓”“瘫痪风险”等字眼,认为放出脑脊液会损伤“元气”,从而产生强烈恐惧。北京高博医院神经外科于新主任指出,这种误解源于对腰穿技术的不了解。事实上,腰穿是一项安全且成熟的临床操作,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

腰椎穿刺抽的到底是什么?

腰椎穿刺抽的“水”,不是脊髓、不是骨髓,而是脑脊液。脑脊液充满于我们的大脑和脊椎椎管中,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由大脑产生,然后自行吸收,起到保护脑组织、维持颅内压、调节代谢的作用。

腰穿到底“穿”哪里?安全吗?

腰穿并非直接穿刺脊髓,而是通过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测或治疗。人体的脊髓在成年人一般终止于第1-2腰椎水平,而腰穿通常选择第3-4或4-5腰椎间隙进行,此处仅有马尾神经漂浮于脑脊液中,操作时几乎不会损伤脊髓。

脑脊液主要由脉络丛产生,每分钟约产生0.30.5ml,每日约400500ml,成年人颅腔与椎管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总量约为100~160ml。穿刺仅需抽取少量(通常2-5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腰穿的两大核心作用

诊断金标准

  • 颅内压测定:通过腰穿,可以得到颅内压力的准确数据,对判断是否存在高颅压力或低颅压力有决定性作用。
  • 疾病诊断:通过腰穿获得的脑脊液标本通过化验检查可以助于疾病的诊断,可明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尤其在白血病患者中,腰穿是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癌细胞侵犯的关键手段。

治疗新途径

腰穿可直接向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例如化疗药物鞘内注射用于治疗脑膜白血病,或通过释放血性脑脊液加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康复。


图片来源:pixabay

规范操作下,风险可控

腰穿是神经内科的一项常规检查之一,通常在病房床旁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患者始终清醒,可以正常交流,所以基本上所有患者都可以耐受。

但它也可能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低颅压性头痛,表现为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缓解,通常通过术后平卧、补液即可恢复。其他罕见风险包括感染或局部出血,但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前评估可有效规避。

专家观点:科学看待腰穿的必要性

北京高博神经外科于新主任强调,腰穿是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武器”,其风险远低于疾病本身延误诊治的后果。专家提醒,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操作目的与风险,消除不必要的恐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规范操作的腰穿已成为一项安全、高效的常规检查。

本文原文来自北京高博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