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两千年,都城变迁史
中华两千年,都城变迁史
都城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咸阳到北京,中国历代都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曾经的都城,探寻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
咸阳:陕西,中国第一帝都
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为“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遍地秦砖汉瓦,境内文物景点多达4951处。五陵塬上有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
茂陵
西安:陕西,丝路之源起
古称“长安”、“镐京”,与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在《史记》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国文明与东亚文明的中心,享有“中华民族摇篮”之美誉。由周文王建立,大约建于公元前12世纪,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间断的城市发展史。
先后有周、秦、汉、唐等21个王朝和政权在这里建都,是13朝古都(一说17朝),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闻名遐尔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
西安古城南门,摄影 | 李起栋
大同:山西,北方锁钥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墙体高约14米,比西安古城墙高2米,最宽处16.6米,比南京古城墙最宽处还宽6.6米。城墙上有62座门搂、角楼、望楼,城门楼四座,其中南门城楼最雄壮。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为最,呈八角形,称为乾楼。
华严寺,摄影 | 江边鸟
洛阳:河南,华夏神都
洛阳先后被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几位风格迥异的裁判选中,作为龙兴之地,定都建国。
洛邑古城被誉为“中原渡口”,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汉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共融,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交错,乡野文化与宫廷文化同息的文化特征,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增添了一副深邃而博大的区域人文的精神画卷,因此还被称为“文化圣城”。
龙门石窟
开封:河南,汴京富丽天下无
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
开封龙亭,摄影 | 王宽
成都:四川,花重锦官城
大西、后蜀、前蜀、谯蜀、成汉、蜀汉、成家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西蜀古城镇政府所在地马街为距今有4000余年的"史前宫殿遗址"。1997年"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大型礼仪建筑基址,据据考证是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的发祥地,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摄影 | 蓝鲸AYang
杭州:浙江,水牵卉服,陆控山夷
杭州曾为吴越和南宋的都城。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沧海桑田,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门多数已湮没,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门遗址的石碑。
大慈岩悬空寺,摄影 | 谢振叶
银川:宁夏,塞上江南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王朝,党项族原本定居四川松潘高原一带,唐高宗时期受吐蕃压迫,迁移到河套陕北一带,分为平夏部与东山部,至此建立西夏的龙兴之地。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临漳:河北,天下腰脊,中原噤喉
临漳古时称“邺”,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美誉。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
巴林左旗:内蒙古,中国北方第一座草原都城
唐天佑四年(907年),总管契丹部落联盟兵马大权的于越王耶律阿保机取代了遥辇氏世为契丹可汗的地位,于正月庚寅在本地即皇帝位,是为辽朝开国之始。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为辽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上京作为辽之都城历经200余年。
灵岩山召庙,摄影 | 曹海男
哈尔滨:黑龙江,金源文化发祥地
金源文化是以女真族传统文化底蕴吸纳和融汇中原文化及其他民族、部落文化而形成的具时代和地域特点的文化。哈尔滨市阿城是我国历史上女真族的肇兴之地,是金朝的开国都城。
呼兰河口湿地,摄影 | 无咎
南京:江苏,石头城
古南京城首建在长干里一代地区(今中华门南侧)称之曰“越城”。到了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在今南至长干里,北底总统府,西至汉中门,东至武定门处建建业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部延至今大行宫一带,并以此建皇城。隋朝后,旧建康城被毁,唐时重建,五代时,南唐定都南京,将北部缩至水西门到光华门一带。明时,洪武帝重修南京城,乃今日所见,为葫芦状,传言为朱元璋侧脸。今明城墙,北连长江,东靠钟山,南临秦河,西接河西。
夫子庙,摄影 | 赵瑞
北京:北京,北方的南京
战国时期,北京是燕国的国都,称之为燕都。两汉、魏晋、唐时期,北京被称为幽州,《尚书·舜典》云:“燕曰幽州。”北京成为国都后,一度还被叫做“京城”。辽太宗会同元年,改北京为南京,作为辽国陪都,这是北京第一次被称为“南京”。元朝时,北京叫做大都。明朝初期,北京叫做北平。
故宫,摄影 | 冯士铮
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权所在地也常随之异地。都城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那里,我们能找到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而给我们“到哪去”力量的,也正是都城更迭背后书写历史的一代又一代人。
西安钟楼,摄影 | 安铎
本文原文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