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歼35能否发射格斗弹与未来隐身战斗机之间空战中空空导弹配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歼35能否发射格斗弹与未来隐身战斗机之间空战中空空导弹配置!

引用
观察者网
1.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74978

随着隐身战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空战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歼35作为中国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其空战能力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歼35发射格斗弹的能力,并分析未来隐身战斗机之间空战中空空导弹的配置问题。

歼35的现状与争议

2023年珠海航展上,歼35A战斗机首次公开展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该机凭借出色的隐身设计和先进的航电系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然而,2024年12月26日歼36的出现,以及随后歼50的亮相,使得歼35似乎被遗忘在了角落。

根据公开报道,歼35A已经小批量装备战斗部队,但该机能否使用PL10格斗导弹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歼35的腹部隐身弹舱能够携带4枚非折叠弹翼的PL15中距空空导弹,如果采用折叠弹翼则能够装下6枚。

隐身战斗机之间的空战特点

隐身战斗机之间的空战具有以下特点:

  1. 隐身机的低可探测特性(RCS)会大幅压缩雷达探测距离,双方可能在较近距离(50-70公里)才发现目标,导致传统超视距(BVR)优势减弱。
  2. 中距弹的射程可能仅剩一半甚至更短。AIM-120导弹的导引头对空中目标的截获距离一般为10-20公里,具体取决于型号和作战条件。对于隐身目标,探测距离可能进一步缩短至3-5公里。
  3. 标准6导弹采用了与AIM-120C-7相同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但由于其雷达天线直径更大且功率更高,探测距离据说达到40公里。

未来空战的体系化对抗

未来空战不是一对一的单打独斗,而是体系化对抗。一方作战体系技术越先进,系统越完整,就非常容易获得作战胜利。例如,新近出现的空警3000预警机就具备全雷达视距发现隐身战斗机的能力,而歼35保持雷达静默,通过数据链接收信息后发射中距弹,引导导弹接近目标,让导引头进入自导阶段。

多架歼35编队协同探测,雷达发现目标原理就是发射机发生电磁波,被目标反射回来被接收机收到,隐身主要就是通过外形把雷达波反射到其他地方,让接收机接收不到,就做到了雷达隐身,那么把接收机分开到其他位置,不就是能够发现隐身目标了吗,这个也叫作多基雷达,但以前使用脉冲雷达实现这个功能比较麻烦;但现在战斗机广泛使用了数字阵列雷达技术,这个技术相对容易实现,F35TR4据说就有这个功能,可以采用一发多收,或者多发多收模式,4架基本上就能赶上一架E2D预警机效能;而对于东大国,由于有北斗卫星受时做信号同步,更加容易实现。

现代中距空空导弹性能不断进步:如射程增加、制导精度提高、抗干扰能力增强等。一些中距弹采用相控阵主动雷达制导、数据链修正等技术。像作者一直建议 “导弹蜂群” 战术,多枚中距弹空中组网、相互交互信息,可从多方位攻击目标,提高击中隐身目标的可能性。

即使中距弹不能直接命中,也可压缩对方反应时间和机动空间,迫使对方进行规避动作,消耗其能量和时间,为己方创造进一步攻击机会或占据有利态势。若对方隐身机为躲避中距弹而进行大过载机动或改变飞行方向,可能会暴露自身位置或使自身陷入不利态势,给己方发射格斗弹或再次发射中距弹创造条件。

格斗弹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中距弹+格斗弹模式最早出现在60年代麻雀+响尾蛇导弹时期,非隐身战斗机通常只能在亚音速或低超音速阶段保持较高机动性,用响尾蛇当然没有问题,但进入超音速后机动性会大幅下降。F-22可以在典型空战配置下以M1.7的速度巡航,并且在M1.7速度下盘旋稳定过载可达6G,完成复杂的机动动作。

超视距空战中,F-22可以利用其超音速巡航和机动性能快速接近目标并发射导弹,从而实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战术优势;而歼35在未来采用了大推力版本的WS19发动机,在这个方面能力会更强;而这种作战模式传统的格斗弹射程不过10公里就非常不够用了,所以格斗弹作战这个传统也要改改了。

隐身格斗弹舱设计特别麻烦,有些模型高手在做沈6代歼50格斗弹舱就感觉特别麻烦,弹舱小了导弹放不下,如果大了影响进气道尺寸,导致发动机效能下降;歼-20用了20多米长的机身才布置了两枚PL10;

因此,建议采用米卡导弹这类导弹代替格斗弹和部分中距弹。米卡导弹具有以下主要技术特点:

  • 射程与速度:主动雷达制导型射程可达50公里,被动红外制导型射程约为40公里。导弹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至5马赫。
  • 机动性:最大过载超过35g,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使其在大过载情况下仍能保持机动性。
  • 制导方式:米卡导弹支持两种制导模式——主动雷达制导和被动红外制导。前者适用于超视距发射,后者则用于近距格斗。
  • 重量与尺寸:导弹全长3.1米,直径165毫米,重量约为110公斤

据说PL10也有一种增程型号,射程和米卡基本一致(资料来源网络,不保真):

  • 红外成像制导:PL-10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能够实现“看并射”的操作,即在飞行员锁定目标后导弹即可自主完成攻击,无需依赖雷达信号。
  • 推力矢量控制:导弹配备推力矢量喷口,使其具备极高的机动性能和大离轴发射能力,
  • 越肩发射能力:PL-10导弹支持越肩发射,即导弹可以在不改变飞行方向的情况下向后方目标发射,这在现代空战中具有显著优势。

歼35的弹舱可以携带2枚PL15“开战第一枪”和4枚—6枚PL10增程型号进行打击模式,这样也降低了对弹舱的设计要求;

如果实在要歼35能够携带大量的PL15同时还要携带PL10,那么只有一个办法,背负式进气道,那么腹部空间全部释放出来,弹舱布置非常方便;有位高人还指点,这种结构,还能够缩短起降距离,也不会影响大仰角度进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