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咖啡新鲜度不同有什么区别吗?怎么判断咖啡豆是否新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咖啡新鲜度不同有什么区别吗?怎么判断咖啡豆是否新鲜?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afei.com/kafeibiji-150021

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咖啡的新鲜度。新鲜的咖啡不仅香气更丰富,还能带来更好的饮用体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香气、泡沫等特征判断咖啡豆是否新鲜。

一般来说,我们判定一杯咖啡是否新鲜的主要依据就是它的烘焙时间和它的味道。因为这两个是比较直接且准确能让我们知道咖啡自身新鲜度的方式,所以前街在以往的文章中都有着重介绍,大家感兴趣的可以通过搜索翻阅以往的文章了解。

除了以上这两个判定方式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表现来看出咖啡是否新鲜,就是它们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直接,需要结合味道来进行判断。但这也是不失为预先了解咖啡新鲜度的小技巧,所以今天前街就来分享一下,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观察出咖啡的“新鲜度”~

咖啡香气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闻香来初步判断咖啡的新鲜度,因为正如前街所说,越是新鲜的豆子它体内蕴含的香气物质就越多。所以在咖啡豆研磨成粉以后,我们可以通过闻香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

新鲜的咖啡豆在研磨成粉以后会迸发出非常丰富的香气,我们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具象的风味特征;而放置时间较久的咖啡豆则因为香气逸散的差不多了,所以它们的散发出来的更多是烘烤上的味道,风味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容易捕捉。

泡沫的丰富程度

如果说因为鼻塞或者是其它什么原因导致闻不到香气,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咖啡在制作的时候也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特征来体现它的新鲜度。例如在手冲咖啡的闷蒸阶段,粉床的鼓包程度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对象。

在萃取参数正常的情况下,新鲜的咖啡会因为二氧化碳十分充裕而在闷蒸时鼓起一个大包。咖啡越新鲜,二氧化碳越多,那么鼓起来的包也就相对越大。反过来说,相对没有那么新鲜的咖啡豆也就没有那么大的鼓包,因为它们的二氧化碳没有那么丰富。

除了鼓包以外,闷蒸时粉床的“锁水程度”也能够作为一个判断新鲜度的对象。因为二氧化碳的存在会成为一个阻碍,它阻碍着热水的渗透。当咖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的时候,阻碍就越多,下水速度就越慢。那么此时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粉床的湿润程度,它是在闷蒸结束以后依旧保持着湿润,还是早在20秒的时候就已经干涸。这便是另一个判断咖啡豆新鲜度的小特征。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特征(鼓包程度、锁水程度)只能够看出咖啡距离烘焙时间的一个大致范围,它们并不能作为咖啡是否好喝的一个判断依据。因为大部分浅烘咖啡在放置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后也依旧好喝,这跟它们的密度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这两个特征我们只能够作为一个咖啡豆距离烘焙时间长短的判断,具体还是得结合味道来进行判定。

再来说说意式咖啡,毕竟不少朋友每天摄入的咖啡都是以意式咖啡为主。同理,意式咖啡也能够通过香气和萃取时的咖啡状态来判断咖啡的新鲜度。

而意式咖啡在制作时能够判断咖啡豆新鲜度的主要是它的油脂,油脂的丰厚、细腻程度都是我们可以观察的对象。

因为意式咖啡的油脂构成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和咖啡豆的脂质,当咖啡豆越新鲜的时候二氧化碳含量就越多,萃取时产生的油脂就会越丰富,但同时也会更粗糙。

这主要是因为浓缩咖啡的油脂本质就是无数个用二氧化碳填充起来的细小泡泡,当泡泡生成的越多时,泡泡就越容易破碎,因为结构没有那么稳定,所以它们的质量相对更差更容易破碎。

而当咖啡豆放了一段时间以后(烘焙后的第7天开始),二氧化碳的数量得到减少,此时萃取出来的油脂虽然没有之前丰富,但它们的细腻程度相对来说要高很多。因为泡泡的结构更加稳定,更不容易破碎。那再往后咖啡豆的二氧化碳就会越少,萃取出来的咖啡油脂也会越来越薄。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油脂的丰厚、细腻程度都能够成为一个咖啡豆新鲜度的衡量标准。只是同样,它们也不能够作为咖啡是否好喝的衡量标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深烘焙咖啡豆和浅烘焙咖啡豆萃取出来的油脂厚薄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它们体内可容纳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切勿将深烘浓缩咖啡的标准套用在浅烘浓缩咖啡的萃取上,不然这会导致误会的产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