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掌握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全流程(上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掌握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全流程(上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50326/774469.shtml

液相色谱(HPLC/UPLC)作为现代分析化学领域的关键技术手段,其方法开发是一个高度系统化、严谨且环环相扣的过程。这一过程聚焦于深入剖析目标分析物的各类特性,如化学结构、极性、溶解性等,进而构建出兼具高效性、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的分离分析方法。该方法对于精准定性与定量分析目标物质,无论是在药物研发、环境监测,还是食品检测等众多领域,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接下来,将为您详细阐述液相色谱(HPLC/UPLC)方法开发的完整流程以及其中的关键要点。

明确分析目的

  • 分析物性质:
    确定目标物的极性、分子量、pKa(酸碱解离常数)、溶解性(水或有机相)、稳定性(是否对光、热敏感)等

  • 样品基质:
    了解样品的复杂性(如生物样本、环境污染物、药物制剂),是否需要去除干扰物(如蛋白质、脂类)

  • 法规要求:
    若用于药品或食品检测,需符合药典(如USP、EP)或行业标准

色谱柱的选择

固定相类型

  • 反相色谱(RPLC)
  • 正相色谱:硅胶柱、氨基柱(极性化合物分离)
  • 离子交换/尺寸排阻:适用于生物大分子或离子型化合物

柱参数

  • 粒径(1.7-5 µm,小粒径提高效率但需高压)
  • 柱长(50-250 mm)、内径(2.1-4.6 mm)

分离模式的选择

1.反相色谱(RPLC)

  • 原理: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与极性流动相(水/有机溶剂混合物)的相互作用。分析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 适用样品:中等极性至非极性小分子(如药物、多环芳烃、脂类);可离子化化合物(通过调节pH或添加离子对试剂)

2.正相色谱(NPLC)

  • 原理:极性固定相(硅胶、氨基柱)与非极性流动相(己烷、乙酸乙酯)的相互作用。分析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 适用样品:强极性或亲脂性化合物(如脂溶性维生素、类固醇);异构体分离(如手性分子)

3.离子交换色谱(IEC)

  • 原理:带电固定相(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树脂)通过静电作用分离离子
  • 适用样品:带电生物分子(蛋白质、核酸、氨基酸);无机离子(需离子色谱仪)

4.尺寸排阻色谱(SEC/GPC)

  • 原理:按分子尺寸分离,大分子先流出
  • 适用样品:蛋白质、多糖(水相SEC);合成聚合物(有机相GPC,如THF流动相)

5.亲水作用色谱(HILIC)

  • 原理:利用高有机溶剂低水含量的流动相与极性固定相的组合,通过按照亲水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梯度洗脱分析物
  • 适用样品:强极性小分子(如糖类、代谢物);反相保留不足的亲水物质

6.手性色谱

  • 原理:将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固定在硅胶或其他聚合物上制成手性固定相,通过引入手性环境使的对映异构体+呈现物理特征的差异,从而达到光学异构体拆分的目的
  • 适用样品:对映体分离(如药物手性拆分)

7.选择关键因素

  • 样品性质:极性、溶解度、分子量、电荷
  • 分离目标:分析(分辨率)vs. 制备(载量)
  • 流动相兼容性:溶剂与样品/固定相的匹配
  • 稳定性:pH、温度对样品和色谱柱的影响
  • 经济性:溶剂成本、柱寿命

液相色谱方法优化 | 下期内容预告

  • 流动相的选择与优化
  • 进样条件的优化
  • 色谱柱条件的优化(柱温)

更多精彩

  1. HPLC实用锦囊 | 看完HPLC这些注意事项,想出错都难!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48/news_764008.htm

  2. 【从虹吸到峰形】液相色谱生存指南:“输液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48/news_770688.htm

  3. 【从虹吸到峰形】液相色谱生存指南:“进样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48/news_772071.ht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