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朱祁镇曾经两次上位 朱祁镇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朱祁镇曾经两次上位 朱祁镇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3/596257.html

明朝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他九岁登基,经历了土木堡之变被俘,再到南宫复辟重新登基,其曲折经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这位在位22年、两次登基的皇帝的传奇人生。

朱祁镇其人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464年),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出生三个月后就被立为皇太子,是明代第六任(正统)和第八任(天顺)皇帝,前后两次在位共计22年。在他中间穿插的是第七任皇帝,与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祁钰。

朱瞻基英年早逝,朱祁镇随之继位时年仅九岁。但因其并非中宫嫡出,而是朱瞻基的“庶长子”,他的继位在朝中掀起很大波澜。最终,在太皇太后张氏的坚持下,他得以登上皇位。


朱祁镇

继位背后的权力斗争

朱祁镇的继位过程充满了权力斗争。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1442年)在朱瞻基死后,被托付辅佐朱祁镇,与“三杨”及张辅等顾命大臣一起共同打理朝政,实为当朝掌权者。张氏识人善断、关心中外政事,打压外戚,正竖朝纲,在朝廷威望极高,被后世称颂。

朱祁镇的生母皇太后孙氏(?—1462年)心机深重,贪渎权力,一心谋求皇后位。她通过一系列手段,包括假孕抱养朱祁镇,最终在三个月后让朱瞻基将朱祁镇立为皇太子,并废掉胡皇后,册立自己为新的中宫。

朱瞻基临终前,外地的藩王和朝内大臣为维护朱家正室血统,纷纷要求立襄王朱瞻墡为帝,却遭到太皇太后严词拒绝。她当着托孤之大臣的面,牵着朱祁镇的手说:“这就是皇帝”,从而让朱祁镇得以继位,并化解了一场可能的宫变。

王振的操控

朱祁镇年幼登基,加之以“庶长子”的身份继位,亲身经历了暗潮汹涌的政权交接,心理上留下了诸多阴影。朱瞻基为他安排了一个贴身太监——王振,以陪伴和教导他。

王振(?—1449年),明代蔚州人(今河北蔚县),史载其“狡黠”,心机深沉。他教朱祁镇文化,陪他一路成长和玩耍,成功化解了他童年积留在心中的阴影。让朱祁镇既依赖又尊敬,不称他名字,而叫他“先生”。天长日久,近侍陪伴,感情很深。这样一来王振慢慢地诱导着他,一步步实现了对朱祁镇的操控。

王振隐匿蜇伏,用卑躬曲膝,忍耐和谦让想自然去送别恒亘在他面前的几座大山。但是,他的蜇伏逃不过太皇太后的法眼。这个老人屡次点提,并让侍卫用刀架在他脖子上让他不可做恶作孽,把王振吓得肝胆俱裂。

可人的生命终究无法与时间一较长短。1442年,太皇太后寿终正寝。让王振躲避不及的“三杨”要么随太后去了,要么年迈致仕,淡出政坛。朱祁镇得以亲政,开始放飞了。王振也摆脱了桎梏开始耀武扬威起来。多年以来,朱祁镇对他言听计从。亲政后升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着东厂及锦衣卫事。接下来,王振搬开了朱元璋立下的那块“内臣不得干予政事,犯者斩”的铁牌,打压朝臣,排除异己,培植自已的势力,成功"绑架"了朱祁镇,一时间竟权倾中外,成为正统朝的实际掌权人。


王振

土木堡之变

1449年6月,蒙古瓦剌也先因朝贡虚报账目,企图多领些恩赐。王振从中作梗,也先阴谋不成,于是分三路骑兵跨过长城入侵,自己亲率一路大军从大同、宣府进入中原,大有直逼京都之势。

战报传至北京,经朝议,朝廷决定派附马井源出征迎战。可第二天却突然变了,王振为一展抱复,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受王振唆使,不顾兵部尚书邝埜、兵部侍郎于谦、吏部尚书王直等一般朝臣的劝阻,一意孤行,于7月16日率50万大军(实则20万)前往讨伐。

土木之变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大家耳熟能祥,过程不再赘述。但这次悲剧是如何酿成的。明军20万大军一路向北,开至阳和,因也先不敢贸然正面交锋,加之天降大雨,粮草辎重无法跟进,部队士气低落,决定回撤这个主意是王振出的,朱祁镇同意了。原计划大军从阳和、宣府、经居庸关回撤至北京,朱祁镇也同意了。大军回撤途中,王振建议绕道他的家乡蔚州,然后经紫荆关回京,朱祁镇又同意了。大军再次开拔,行出40里,王振担心兵马踩踏自家的庄稼,又建议按原计划撤退回京,朱祁镇还是同意了。回撤至土木堡,兵部尚书邝埜建议部队去卫城驻防,躲避也先的穷追不舍,遭王振严辞拒绝,王振命令就地扎营,朱祁镇依然同意了。这样的统率完全是一个无知的军盲。明军所有的调度让也先全程掌握,了如指掌,给了他可乘之机。最后的土木堡围击如瓮中捉鳖,除溃逃和被俘虏的士兵外,十多万明军将士死于瓦剌骑兵刀下,这么多无辜的生命白白葬身土木堡。大军里有指挥作战的军事将领吗?有。有骑兵精锐吗?有。有火铳弹药吗?也有。可为什么失败,而且败得一塌糊涂,这完全是王振对明英宗朱祁镇一场彻头彻尾的绑架。

南宫复辟

1449年9月,孙太后下懿诣,让朱祁钰临危受命继皇帝位,立朱祁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与于谦和众臣一起完成了京都拱卫,收复了大部领土,政权逐渐稳定。但也铸成了日后血腥的悲剧。

也先觉得朱祁镇已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于是放出话来,同意与明廷议和,归还朱祁镇。这时候,虎狼一般的朝臣与朱祁钰发生了争执。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记载,这是一段关于迎回朱祁镇的真实的史料。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先后遣李实,杨善往。”史载,杨善巧舌如簧,忠于前主。后世分析,当年他变卖家产,前往漠北迎回朱祁镇的时候有着他的政治考量,因为事后证明,他与徐有贞、石亨、曹吉祥是一伙的。这一伙人虽然拥立有功,但利欲熏心,挟帝自重,终被历史所不耻。杨善是个语言大师,他去蒙古哄得也先很开心,把瓦剌人忽悠得团团转。他的职责本来是去探望,结果却不废一兵一卒,一人一骑把太上皇朱祁镇接了回来。二龙相见怎么办?在最高权力面前,朱祁钰毫不手软。在经过短暂会晤后,他把朱祁镇夫妻俩囚禁于南宫别苑。他命人砍掉南宫周围的大树,着锦衣卫不分昼夜监视。并将门锁灌上铅汞,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能打开。只在门上开一小洞,传递食物和水。其意不言自明,让朱祁镇有生之年,老死南宫。不了解这到底是朱祁钰的残忍还是仁慈。朱祁镇居于南宫,一晃就是八年。其间,朱祁钰废掉了正统朝的太子朱见深,立自已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想延续自已的血脉和王朝。但历史和他开了个玩笑,不久后,朱见济死了,朱祁钰的后宫再没给他开花结果。天有不测风云。景泰八年(1457年),年轻的朱祁钰莫名其妙的病入膏荒,宫里盛传要再次立朱瞻基的兄弟襄王朱瞻墡为皇储。这时候包括杨善在类的各路朝臣开始打起了自已的小算盘,想为日后找个好东家,谋求更大的利益。于是在徐有贞(朱祁镇再次登位后为内阁首辅)的谋划下,太监曹吉祥作内应,武将石亨带领士兵砸开南宫大门,利用夜色和朱祁镇身份的掩护再一次引领他座上了龙椅。天亮后,朝臣赶来,随即登基,改年号为天顺(1457年一1464年)。史称"南宫复辟"。在这里过程不必多讲,接下来,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被贬谪为郕王,不久后病死。复辟后的朱祁镇为兑现他的承诺,对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一伙人进行大势封赏。不光惠及本人,还分别封荫他们的家族和后戚,据说一次封赏多达三千人。这哪是在兑现什么承诺,完全是一次物欲横流的绑架,把朝廷当做了江湖上的黑社会,置家国天下于不顾,最终再次酿成了“曹石之乱”的悲剧。


朱祁钰

于谦之死

朱祁镇上位后对代宗朝拂逆他的旧臣进行血腥清算,其中也包括于谦。但他心里清楚,于谦乃护国功臣,北京保卫战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他说:“于少保是个好人”。可这样能行吗?肯定不行,他成功复辟的原因是什么呢?再次当上皇帝的理由是什么呢?《明史》记录了南宫复辟时,于谦的所作所为。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知悉,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公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这就是留给后世清清白白的于谦。他的光茫照耀河山。优柔寡断的朱祁镇单独给于谦下了道圣旨。于谦……这厮每知罪恶深重,恐朕不容,……纠合心腹都督范广等,要将总兵石亨等擒拿,迎立外藩以树私恩,摇动宗社……钦此!


于谦

参考文献

《明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