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人间烟火:一碗好饭里的温度与情怀
高铁上的人间烟火:一碗好饭里的温度与情怀
疾驰的高铁,承载着无数人对远方的期待。车厢内,有人埋头工作,有人闭目养神,有人凝望窗外风景,而一份热气腾腾的餐食端上桌时,总能唤醒旅途中的人间烟火气。从"一盒泡面走天下"到"坐着高铁吃遍中国",高铁餐饮服务的蝶变,不仅让旅途的胃有了归宿,更折射出中国铁路以民为本的温度与诚意。
从"将就"到"讲究":舌尖品质的飞跃
曾几何时,高铁盒饭因价格高、选择少、口味单一饱受争议。而如今,"一碗好饭"成为高铁服务升级的缩影。围绕动车组列车餐饮品质提升和服务旅客美好出行需要,铁路部门充分考虑区域特点、供餐种类和旅客多元化需求,大力开展特色冷链和品质热链研发,推出一系列餐食新品,受到越来越多旅客欢迎,车上用餐人数持续增加。
食材通过正规渠道向社会招标,采用优质原材料,从源头把控质量;在包装设计上,全部采用菜饭分体式包装,既有内涵又彰显品质。他们还专门建设了品控室,对原料农残进行化验,同时对盒饭进行抽样检验,把好食品生产安全关。与平常做饭不同,在高铁动车上,盒饭经过微波炉二次加热后,要保持营养和色彩不流失,这是一大难题。为此,高铁餐饮团队积极破解"锁绿"难题,通过速冷方式锁住食品的营养和色彩,进一步提升套餐的色香味。
从"单一"到"多元":流动的美食地图
高铁餐车,如同一辆移动的"中华美食博物馆"。武汉高铁热干面、成都熊猫主题麻辣香锅、广深线虾饺烧麦……地方特色餐食让旅客未到目的地,先品他乡烟火。低糖餐、清真餐、儿童餐等特殊需求定制服务,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对味"的选择。
同时,铁路部门与"全聚德""德州扒鸡""鲁味斋"等老字号合作,将非遗美食搬上高铁,一碗老字号馄饨、一盒非遗糕点,吃的是文化传承。咖啡吧、甜品站进驻高铁站,星巴克"高铁专供杯"、网红奶茶"车上订站取"模式,跨界融合让年轻人直呼"高铁餐饮也能潮"。截至2024年,全国高铁餐饮已覆盖八大菜系、超200种餐品,特色地方餐年均销量增长40%,"舌尖高铁"话题短视频播放量破10亿。
从"吃饱"到"吃好":服务背后的民生答卷
高铁餐饮的蜕变,本质是一场"以旅客为中心"的供给侧改革。铁路部门不断推出智能化产品服务于人民,舌尖上的"智慧出行"更加便捷。通过铁路12306APP,旅客可以看到沿途提供外卖服务的车站。作为全国最大的12306订餐服务平台,在济南西站有肯德基、黄焖鸡等24家餐厅提供网络订餐服务,可配送200余种餐饮外卖和70余种特色产品。旅客既可选择鲅鱼水饺、把子肉等经典鲁菜,又可预订卤肉饭、排骨饭等中式快餐,还可享受汉堡、三明治等西式快餐。
除了用铁路12306APP订餐,还可以扫描高铁列车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码订餐。当已订餐的旅客在网上退票、改签、变更到站后,系统会提醒旅客进行退餐,在12306网站自动跳转出的网页可自行办理退餐,商家会设定自动退餐时间、停止退餐时间。12306平台设立"餐饮评价专区",差评2小时内响应,好评率从68%提升至92%。
当高铁餐车飘出咖啡与麻辣香锅的混合香气,当孩子捧着熊猫主题饭盒笑得灿烂,当异乡游子尝到一口熟悉的家乡味……这些片段拼凑出的,不仅是舌尖上的满足,更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对民生需求的细腻回应。高铁餐饮的升级之路,没有止步于"全球领先"的技术光环,而是始终向下扎根,让速度与温度并存,让效率与情怀共生。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