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后骨质开始流失,3部位易骨折,专家教4招预防骨质疏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5岁后骨质开始流失,3部位易骨折,专家教4招预防骨质疏松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tnn.cc/c/2025-03-12/3964427.shtml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新陈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密度减少,骨骼结构变得脆弱,从而增加骨折风险。研究表明,35岁后人体骨质开始流失,且随着年龄增长,流失速度加快。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高危人群特征以及科学预防方法。
35岁后骨质开始流失,3个部位易骨折
骨骼会根据外在需求不断进行分解和重新组成,以代谢和重建骨质。然而,从35岁开始,骨质会逐渐流失,且随着年龄增长,流失速度加快,从而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患者可能因轻微碰撞、跌倒甚至咳嗽而导致骨折。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身体警号:
- 背痛
- 脊柱变形,导致驼背和身高降低
- 常见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和前臂骨
骨质密度扫描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风险和过往受伤病史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以下人群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 长者
- 更年期女性,特别是40岁前绝经或40-45岁提前绝经的妇女,以及接受过卵巢切除手术的女性
- 久坐不动的人士
- 吸烟人士
- 酗酒人士
- 有骨质疏松家族病史的人
- 长期钙质摄入不足的人
- 长期服用高剂量类固醇药物的人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 均衡健康饮食
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对维持骨质密度至关重要。建议:
- 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和坚果
-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三文鱼和金枪鱼
- 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
- 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如减少咖啡和浓茶的饮用
2. 适当负重运动
建议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40分钟的负重运动和抗阻运动。
3. 适当晒太阳
维生素D主要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建议避开中午猛烈阳光,适度晒太阳,避免皮肤晒伤。
4. 戒烟限酒
对于已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除了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外,还应注意预防跌倒和骨折。例如,长期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的老年人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预防头晕和跌倒。此外,年轻人也应关注骨质密度健康。如有必要服用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剂,建议先咨询医护人员。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都会大学护理及健康学院讲师蔡嘉敏
热门推荐
从“执子之手”到“三星在天”:诗经里的美好祝福
长江鳗鱼:心血管健康的新宠
秋季吃鳗鱼,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鳗鱼营养全面解析:专家详解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
Arma Reforger:AI更新前瞻
智能手机里的AI黑科技揭秘
AI与哲学家的思辨碰撞:技术进步与伦理边界的探寻
从巡逻到管理:保安职业的进阶之路与广阔前景
保安队长项目管理实战手册:8大环节打造高效团队
鳗鱼饭vs鳗鱼寿司:谁才是海鳗界的真正王者?
冬季养生必备:排骨炖酸菜
新能源车时刻收集数据,车主隐私如何保护?
林肯冒险家CarPlay功能的使用方法
宋庆龄在上海:25年居住地成红色教育基地
新能源汽车带来新挑战,汽车维修行业亟需技术人才双升级
2024汉诺威工博会:德国企业加码投资中国,共享发展新机遇
冬季海鲜选购指南:如何挑到最新鲜的带鱼?
带鱼:心血管的“清道夫”
零失败香煎带鱼,外酥里嫩,焦香十足!
带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助力儿童大脑发育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警告:酒精代谢与癌症风险的惊人关系
酒精代谢异常竟引发肝脏危机?
从雅典到巴黎:奥运海报里的百年艺术史
温度设置、出风口调整等5招提升中央空调制热效果
热泵空调采用逆卡诺循环实现高效制热,比传统方式节能2-3倍,但低温环境下制热效果会减弱。
我国建成首座“地面空间站”,可模拟真空等九大太空环境
中国建成全球首个可模拟九大环境因素的“地面空间站”
真空与太空:从实验室到中国空间站的探索之旅
京都清水寺摄影指南:黄金时刻、构图技巧全解析
东京塔和浅草寺:黄金时刻与最佳机位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