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血液入侵者--巴贝斯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血液入侵者--巴贝斯虫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6/23/8486179_1128141746.shtml

一、什么是巴贝斯虫?

巴贝斯虫是红细胞内寄生虫,大部分通过蜱虫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又称“蜱传热”“红尿热”。经蜱传播时,蜱虫叮咬后通过唾液腺释放孢子体进入宿主血液内。犬和猫均可出现感染。犬猫感染后可出现无明显症状的亚临床感染,也可表现出严重临床症状。

二、临床症状

1 犬巴贝斯虫病

病犬患病初期精神委靡, 体温升高至40℃以上并呈现间歇热, 食欲不振甚至不食, 呼吸困难, 脉搏加快, 可视黏膜由苍白变至黄。尿液颜色为黄色, 有时可以看到血红蛋白尿。一些病犬会出现呕吐的症状, 眼内存在大量的黏性分泌物。病犬脾脏肿大, 单侧或者双侧肾脏肿大并且存在明显的痛感。此外, 该病极有可能导致神经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症、免疫介导性贫血、以及血液黏稠、低血压、胰腺炎等并发症。

2 猫巴贝斯虫病

在自然条件下, 猫巴贝斯虫病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猫。病猫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靡、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毛色暗淡无光、贫血、虚弱以及腹泻。一些病猫会出现非正常的发热以及黄疸, 出现异食癖、呕吐以及呼吸道症状。该病常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错过了最佳治疗。

三、生活史

蜱虫是巴贝斯虫的终末宿主和传播者。蜱虫叮咬过程中,从唾液腺释放子孢子进入宿主血液中,子孢子首先附着于红细胞表面,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红细胞内。

一旦进入红细胞内,子孢子经过无性繁殖形成具有感染性的裂殖子,从红细胞中释放再感染新的红细胞。蜱虫摄入感染的红细胞,在蜱虫的肠道内,巴贝斯虫进行有性繁殖,受精卵侵入唾液腺或卵巢,再形成子孢子进入宿主体内繁殖。

四、实验室诊断

(1)血涂片检查

采集静脉血进行涂片, 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可以看到红细胞中心位置有1~2个圆点状的4-5μm大小的的血孢子虫。虫体中可见紫红色的染色质。由于巴贝斯虫能够在毛细血管内皮进行聚集, 因而仅仅1滴血就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2)血清学检查

当前犬猫巴贝斯虫病已经有多种血清学的诊断。其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并且可以常规使用。

如果病猫或者病犬体表发现蜱, 同时结合该病的临床症状即可进行初步诊断, 结合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确诊。

五、感染巴贝斯虫病的预后

诊断为巴贝斯虫病的宠物预后取决于在诊断时身体的状态。

一般诊断为巴贝斯虫病的宠物预后是有保障的,即一般可以有质量的存活,但主人要明白,感染巴贝斯虫病幸存下来的宠物通常仍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它们可能会在未来疾病复发,或作为一个感染源继续传播疾病。

所以,得过巴贝斯虫病的宠物即便“治愈”了,以后也不能再作为献血者给其他宠物供血,因为接受者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

六、预防

①少去或不去植物茂盛的地方。每年4月份随着植被的茂盛生长,巴贝斯虫病开始进入疾病高峰期。

②高发季节户外活动后经常检查犬只是否携带蜱虫。重点检查皮肤较薄且不易搔痒的部位,以及仔细查看皮肤上黑色或棕色的斑点。

如果不慎遭到蜱虫叮咬,在24~36小时以内及时处理伤口,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③建议每月定期给爱宠做体外驱虫。预防犬感染巴贝斯虫最重要的是控制和消灭蜱虫。

④经常户外玩耍的犬只需定期做病原筛查,防患于未然。献血、输血前最好也进行病原筛查,防止通过血液传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