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漆林翁氏总祠:六桂联芳 两岸情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漆林翁氏总祠:六桂联芳 两岸情深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fznews.com.cn/fzxw/20250314/EQ41GghNh0.shtml

福清市新厝镇漆林村的翁氏总祠不仅是六桂文化的发祥地,更是两岸宗亲交流的重要纽带。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总祠,见证了翁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也促进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漆林翁氏总祠

在福清市新厝镇漆林村,翁氏总祠静静伫立,诉说着千年文化的积淀与家族血脉的绵延。这里,六桂文化起源,在传承中不断走向世界;这里,两岸宗亲以血脉为桥,共叙亲情。

六桂文化的发祥地

漆林村,福清翁氏的发源地,在这里繁衍的翁氏宗亲已超过7万人。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翁氏总祠,正是六桂文化的发祥地。

始建于五代时期的翁氏总祠,由翁承赞为纪念父亲而建,初名“翁氏候影祠”,后更名为“翁氏谏议祠”。祠堂历经宋、元、明数代的修缮,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行大规模重建。祠堂大门悬挂的“翁氏总祠”沿用至今,见证了其悠久的历史。该建筑现为福清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6月,翁氏总祠重建工程启动,并于2017年11月竣工。新祠堂在原址上重建,采用古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此次修缮由漆林村翁氏总祠理事会发起,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协助,并得到海内外宗亲的慷慨捐助。

提及翁氏总祠,不得不提其建造者翁承赞。他励志好学,于唐乾宁三年(896)登进士第,后擢升探花使。在长安为官时,他看到朱全忠日渐骄恣凶悍,而王审知励精图治,便不再留恋中朝,毅然辞官返闽。

翁承赞回闽,王审知即拜他为同平章事,擢居相位,后又晋爵晋国公,并将他的出生地乡名改为“文秀”,里名改为“光贤”,以示荣宠。翁承赞不负众望,辅佐王审知整饬吏治,发展经济,功勋卓著。

在闽期间,翁承赞大力倡导教育,号召各地“广设庠序”,并设立不收学费的高级人才学府“四学门”(四学:经、史、哲学、文学),培养了无数“闽中秀士”,被后世誉为“兴闽办学第一人”。

后来,翁承赞堂侄翁乾度为避难,将膝下六子中的五子依次改为洪、江、方、龚、汪五姓,仅一子保留翁姓。宋初,六子三科六进士,宋太宗钦赐“六桂联芳”匾额,誉满朝野。

随着翁氏六姓子孙的生息繁衍,福建、浙江、台湾乃至海外都纷纷成立了“六桂堂”宗亲组织。

如今,漆林翁氏总祠依然矗立,诉说着翁氏家族的辉煌历史。这座庄严的祠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海内外翁氏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吸引着无数宗亲前来拜谒。

两岸联谊的纽带

翁氏六姓子孙繁衍生息,六桂宗亲遍布全球,其中台湾六桂堂影响力尤为显著,拥有超过90万宗亲(会员),仅翁姓一族就接近9万人。台湾18个县市均设有六桂宗亲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台六桂宗亲恳亲祭祖大典,盛况空前。

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积极搭建海内外宗亲交流平台,20余年间组织会员出访美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同时,促进会热心公益,发动会员捐资助学、扶老帮困、修桥铺路,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近年来,两岸六桂宗亲交流日益热络。台湾六桂宗亲总会及各市县分会经常组织宗亲赴大陆寻根祭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自2014年以来,双方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充分发挥乡情亲情优势,多次组织互访交流活动,涵盖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增进了两岸宗亲相互了解,加深了血脉亲情,推动了两岸民间交流融合。

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会长翁霞表示,六桂宗亲广泛分布于台湾新竹、苗栗、高雄、桃园、台中、嘉义、台南、台北等地。每年,福清的六桂宗亲都会组织团队前往台湾访亲,而台湾的六桂宗亲亦每年返回故乡寻根祭祖。两岸六桂宗亲之间的频繁互访,不仅加深了相互了解,更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使得“人更亲,心更近”。

翁霞表示,漆林翁氏总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连接海内外六桂宗亲的重要纽带。未来,翁氏总祠将继续以文化为桥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让六桂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