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乙真人:从北极星神到哪吒师父的演变历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乙真人:从北极星神到哪吒师父的演变历程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3-01/doc-inenavuw9347937.shtml

电影《哪吒2》中的太乙真人以其独特的“川普”和诙谐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这个角色的原型——太乙真人,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更为悠久和丰富的历史渊源。从道教经典到《封神演义》再到《西游记》,太乙真人的形象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在原著《封神演义》中,东海龙王前往陈塘关兴师问罪,哪吒为了保护百姓,自刎而死。此后的哪吒,是他的师父用莲花化身之法复活的。这个师父,就是太乙真人。在整部原著中,太乙真人是彻头彻尾的“护徒达人”。

电影形象与原著的差异

电影中的太乙真人形象与原著存在一些差异。原著中,太乙真人的发型是道教特有的双髻样式,即由长发分成两部分,各自盘成一个圆形发髻,通常位于头顶的左右两侧,呈现出对称的样式,最后用发簪固定。这种发型在八仙之一的汉钟离身上也有体现。而电影中的太乙真人虽然道袍较为还原,但发型却有所失真,未能体现出道教双髻的样式。

太乙真人的历史渊源

“封神”“西游”中的太乙

“太乙真人”这个神话人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书中记载:“(元始天尊)上三皇时,下降为太始真人……下三皇时,下降为太乙真人。”这里的上三皇指的是燧人、伏羲、神农,下三皇则是天皇、地皇、人皇。

同一时代的《道法会元》则说:“九灵降真,回车毕道,飞升上宫,为太乙真人。”似乎这位真人又与打雷下雨有关。在《西游记戏文》中,太乙真人被描述为管理雷火霹雳的神仙。

在《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面对石矶娘娘时使用的道具是九龙神火罩,能够放出三昧神火烧死敌人。而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则采用了档次更高、更有来头的“太乙救苦天尊”。这位天尊住在东极妙岩宫,座下有一只九头狮子,法力高强,几乎可以说是整部《西游记》中法力最为高强的妖怪。

“太乙”就是北极星

要理解太乙真人的强势地位,需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屈原的《九歌》中的《东皇太一》。早期的中国人把东皇太一视为中宫天极星的主人,也就是至高无上的天帝。《史记·天官书》记载:“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天极星,今天一般等同于北极星。

殷商王朝的开国之君汤,在甲骨文中就以“大乙(太乙)”相称,古书说“汤有七名”,天乙、天乙汤、大乙便是其中的三个称号,意思就是“汤是太乙神在人间的代表”。太乙、太一、大乙、天乙,这些称谓其实是一个意思。

“太乙”地位的演变

西方的周朝打败殷商之后,把“太一信仰”搬过来,如此一直延续到秦汉,当时的国人神话体系中也没有什么玉皇大帝,太一其实就是天帝。道教兴起后,继续崇拜太一,也就是太乙救苦天尊,但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最高的天帝,而是专管东方的东极青华大帝。

随后在道教和佛教的竞争中,神仙越造越多,最终便形成了所谓“六御”,即昊天至尊玉皇上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东极太乙救苦天尊、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祇。到《西游记》的年代,太乙天尊已经成为实力很强,但影响比较弱的一方诸侯,属于玉皇大帝之下的“二等天帝”。

到《封神演义》,太乙干脆就连天帝称号也没了,退到元始天尊门下做一个“真人”,住所更从北极星落到乾元山金光洞,基本业务也从以前的天道运转、救苦救难,变成哪吒的专门训练师了。甚至因为乾元山金光洞在四川,连口音也带上了川普滋味。

影视作品中的太乙真人

电影《哪吒之魔童系列》对《封神演义》中的太乙真人形象进行了重新解读。电影中的太乙真人作为哪吒的师父,延续了原著中“护徒达人”的形象,但又有了更多生动鲜活的展现。虽然在形象上,电影里的太乙真人有些搞笑诙谐,但他的内心却无比温暖和坚定,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者的担当和责任,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天帝”,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师父。

从《封神演义》到《哪吒之魔童系列》,太乙真人的形象虽然经历了诸多变化,但那份对徒弟的关爱和守护却始终如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