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代的宣德炉价值千金!?
为什么明代的宣德炉价值千金!?
宣德炉,这个诞生于明朝宣德年间的铜香炉,不仅是一件简单的焚香器具,更承载着大明王朝的兴衰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宫廷祭祀到文人雅玩,从盛世繁华到国运衰微,宣德炉见证了六百年的沧桑变迁。
点上宣德炉,袅袅青烟升起,感觉一下子就把现在和过去给连起来了,耳边似乎都能听见六百年前紫禁城的动静。就这么个小小的铜香炉,却藏着大明王朝兴衰的故事呢。
明朝宣德年间,国家实力强盛,暹罗国进贡了珍贵的风磨铜。明宣宗朱瞻基为了满足祭祀、供奉和熏香的需求,命令工匠们以风磨铜为原料,参照宋代经典器物的造型,结合宫廷审美和传统文化,精心制作出了宣德炉。
双兽耳宣德炉
尺寸:口径17.2cm;高8.9cm;底径13.2cm
估价:RMB 7,000,000
成交价:RMB 777.6万
宣德炉的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水平。经过多轮精炼,铜质异常细腻。其造型融合了古代青铜器和瓷器的优点,线条流畅,整体呈现出端庄大气的气质。鼎式炉古朴大气,鬲式炉简约雅致。宣德炉的皮色丰富多样,藏经纸色温润,茄皮色神秘,褐色沉稳,这些都是通过独特工艺处理而成,显得格外自然质朴。
在宫廷中,宣德炉是祭祀时的重要器具,彰显皇家威严;在士大夫眼中,它则是书房中的雅致摆设,寄托着文人的精神追求。
大明宣德炉
尺寸:高21.8cm;直径17.5cm
估价:RMB 6,621,378
成交价:RMB 771.5万
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许多宣德炉在战火中损毁或流落民间,但其作为大明文化象征的地位始终未变,承载着后人对那段历史的深深怀念。
如今,虽然宣德炉已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其历史文化价值却日益凸显。它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大明历史的大门,让我们得以透过这缕炉烟,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
大明宣德炉
估价:RMB 3,742,518
成交价:RMB 437.1万
在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正统年间,宣德炉成为了顶级社交货币。于谦在御书房用霁红釉炉焚香,写下《石灰吟》;沈周怀抱竹节炉,绘就《庐山高》;琉球使臣获赐宣德炉,激动地背诵《大明律》,彰显其在外交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是大明文化与国力的象征。
万历朝起,大明国运衰落,宣德炉的命运也急转直下。严嵩倒台时,抄家清单上有53只仿品,反映了当时对宣德炉的追捧与仿造乱象;魏忠贤的干儿子倒卖宣德炉赚取军饷,宣德炉沦为谋私工具,凸显了朝廷的腐败;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崇祯皇帝甚至熔化了七只御用宣德炉来铸造钱币,昔日尊贵的宣德炉在王朝末路之际无奈被牺牲。
明 宣德炉
尺寸:直径5.9cm;高4.2cm
估价:HKD 1,725,000(约RMB 1,481,250)
成交价:HKD 2,156,250(约RMB 1,843,125)
清军入关后,改朝换代之际,宣德炉见证了诸多历史故事。孝庄太后用它熏衣,吴三桂用鎏金宣德炉求娶陈圆圆,曹寅曾用赝品宣德炉抵偿织造亏空,足见其珍贵与特殊地位。
宣德炉之所以能流传六百年,不仅仅是因为“皇帝同款”,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文人的精神图腾,唐伯虎、张岱等文人雅士玩法多样,冬天将炉子放入被中取暖,置于案头作清供,雅集中蒙眼猜皮色罚酒。它还承载着文人的情感,项元汴刻“神物护持”,冒襄为亡妻定制莲花炉,纳兰性德用炉子装黛玉的桃花,每一处痕迹都在诉说往昔。
大明宣德炉
估价:RMB 863,658
成交价:RMB 1,131,568
现代,苏州铜炉大师周月康耗时三十年,借助3D扫描与纳米镀层技术,成功复原“七彩流金”绝技,延续了宣德炉的传奇。
透过博物馆的玻璃看宣德炉,我们看到的是明朝工匠的精湛技艺与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帝王、文人、宫女皆成历史,唯有铜炉诉说着文明的浴火重生。下次点香时,不妨对炉许愿,愿在浮躁时代守住内心的文明之火。
明 铜象耳宣德炉
尺寸:高8.5cm;直径10.5cm
估价:RMB 800,000
成交价:RMB 1,39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