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团: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团: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90166

在西安交通大学,有这样一个研究生支教团,20多年来共派出282名优秀学子,分赴西部的21所学校开展支教工作,累计服务2万多名学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支教一载、扎根西部、志愿一生、服务国家”的青春誓言。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新闻直播间》“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专栏报道了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奉献精神的团队。


西安交大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左四为刘霄炫)

2024年,法医专业的刘霄炫作为西安交大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来到商洛市柞水县实验初级中学。这难忘的经历,让刘霄炫感受颇深。

刘霄炫说:“同学们都特别淳朴,每次看到他们纯真的笑脸、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我就觉得我选择来这个地方是来对了。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一点微小的努力,可以对西部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变,给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更好的通过这扇窗去观察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的选择。”


在刘霄炫支教的几个月里,她所带的班级生物成绩优秀率逐步提高,达到80%以上。课余时间刘霄炫还带着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细胞模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她,即使是下课了,还围着她追问、交流。

柞水县实验初级中学学生马梓淇说:“老师们上课会给我们普及课本外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知识内容,课下我们和他们更像是朋友。”





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团柞水分队的成员们教授多门课程

支教团成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承担了生物、计算机、体育、音乐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的教学方式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了孩子们对课堂的关注度,对老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启发。

柞水县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张娜说:“支教团成员们会提出新的概念或理解,这对我们老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启发,在教学方法上,他们也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历经22载砥砺前行,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孜孜不倦在三尺讲堂为学生传授知识,积极在各支教学校创办学生辩论队、机器人各类社团,开展智慧农田项目实践、STEM课程实践等工作,举办西迁精神主题讲座、各类文体活动,为当地筹措各类资金、组织各类公益活动等。

支教团的282名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已毕业的成员里近一半选择留在西部工作,在基层就业比例超过65%。她,就是其中一位。


田宇欣在云南省施甸一中支教

2018年,法学专业的田宇欣作为支教团成员在云南施甸一中支教。硕士毕业后的她选择留在西部工作,成为西安交大生命学院的辅导员,继续投身教育事业。

田宇欣说:“当我们要离开支教地的时候,每一位支教队员都收到了孩子们亲笔写的信,他们写着‘老师,我也想像你一样,去更远的地方走走看看’,那个时候,我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动,这种喜悦也不断鼓励我、支持我,这段经历也影响了我个人的职业选择。”


从支教老师到辅导员,角色的转变让田宇欣的思政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中更加注重融入家国情怀,让学生将报效祖国、建功西部的信念根植心中、融于血液。


西安交大第二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商都分队


西安交大第二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队


西安交大第二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施甸分队


西安交大第二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屏边分队

支教团成员 吴子杰
我在西藏支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无悔的选择。

支教团成员 杨以涛
我在内蒙古支教,我愿将我的知识和爱心献给这片土地,为西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持续为西部的孩子们送去知识,让这份爱在西部持续生长。

拓展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于2002年,二十余年来共派出282名优秀学子分赴内蒙古、西藏、云南、陕西等地的21所学校开展支教工作,直接服务学生逾2万名,曾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活力团支部”、陕西高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称号。支教团践行着“支教一载、志愿一生、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青春誓言,团队事迹多次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青网等媒体报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