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启一段寻找奥林匹克之旅,探寻萨马兰奇与中国缘起何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启一段寻找奥林匹克之旅,探寻萨马兰奇与中国缘起何时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2A098UD00

在天津市静海区,有一座全世界唯一的萨马兰奇纪念馆。这里珍藏着16000余件藏品,记录着萨马兰奇的人生旅程和奥运历程,以及他与中国的深厚情感。许海峰作为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首次来到这里,重温了中国实现百年奥运梦想的历程。

许海峰是第一次来到萨马兰奇纪念馆,但早在40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他就与萨马兰奇结下了缘分。1984年,在萨马兰奇为许海峰挂上金牌的那一刻,几代中国人的奥运梦一朝得圆。

在纪念馆中,许海峰找到了"奥运三问"的展板,重温了中国实现百年奥运梦想的历程。在馆中的奥委会委员墙上,他定睛搜索中国面孔,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间不断浮现眼前。阅读着44年前那封密信,回顾着奥运会延续发展背后的改变与突破,许海峰再次走进萨马兰奇的精神世界,并与之共鸣。

跟随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开启一段寻找奥林匹克的旅程,探寻萨马兰奇留给中国的奥运精神遗产,了解他对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感受40年来人们对奥运金牌及奥运精神理解的变化。

百年寻梦,完美解答"奥运三问"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1896年,在筹备之际国际奥委会曾向中国发出邀请,然而并未得到清政府的回应。1910年7月17日,《申报》刊出题为《中国运动大会之先声》的通告书,发出"奥运三问":"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独得锦标?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

在萨马兰奇纪念馆里有一块展板,在上面可以找到"奥运三问"的答案。许海峰对此也如数家珍。

"1932年,刘长春前往美国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他们当时是3个人,凑了8000大洋,7月8日从上海坐船出发,7月29日到达洛杉矶,很艰苦。"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超过了200人,再加上官员有300多人。这一年,27岁的许海峰摘取男子手枪慢射桂冠,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中国队最终获得了15枚金牌。

"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增强了国人的信心。"以中国射击队、中国女排为代表的运动健儿们展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团结一心的凝聚力,一夜之间,向他们学习的风潮席卷全国。

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许海峰和队友们在训练时克服了各种困难。"射击队训练场地没有暖气,冬天冻得要命,实在冷得不行,就先把门窗关上,在场地生个火炉子,打枪的时候再敞开。零下十几度,风吹着手,一般打个十来发子弹赶快得关窗烤烤火,不然手就僵了。"

不仅如此,那个年代很难买到好装备,训练使用的子弹也需要进口。一次偶然机会,一位郑州手表厂的工程师来到射击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自己做子弹。"现在,国产气枪子弹是世界最好的,每年还要出口近10亿发。"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至此,百年前的"奥运三问"有了完美答案。

44年前的密信,寻找萨马兰奇的初心和使命

在萨马兰奇纪念馆中珍藏着第六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勋爵于1980年写给继任者的密信。基拉宁勋爵在信中阐述了对国际奥委会内部机构的见解和建议,其中提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财政危机。

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结束后,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七任主席。他用这样一段话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我保证,我将为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为传播和平的准则,为全世界的年轻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而奋斗!"

与此同时,作为临危受命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深知要挽回奥运会的声誉乃至生命,就要解决困扰奥运会多年的三大难题。为此,他顶住巨大压力,修改《奥林匹克宪章》,允许职业运动员参与奥运会,同时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商业化改革。在萨马兰奇21年的不懈努力下,高水平的体育运动按照商业活动的规则不断向前发展,国际奥委会也几乎站在全世界体育运动商业化运作的最前列。

萨马兰奇是金融学出身,做过运动员,还担任过外交官。许海峰认为,正是因为他在工作的各个时期都注重积累知识和能量,所以他考虑细致,做事全面。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有了商业收益。

在密信结尾,基拉宁勋爵说"有时在这个职位上感到很孤独"。21年后,萨马兰奇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指导思想是组织成一个个工作团队,在实践中我就是这么做的。因此,我从来没有过孤独的痛苦感觉,而是感到和大家在分担责任。"

探寻萨马兰奇的中国情缘

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名古屋决议",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由此重返奥运大家庭。

在萨马兰奇推进国际奥委会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运动员才有机会在国际舞台展现自己。我们不断努力,没给他丢脸,没让他的功夫白费。"许海峰说。

萨马兰奇一直关心和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对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也给予了极大帮助。何振梁曾说,"我觉得他处处在想着中国,处处在注视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每前进一步他都感到高兴。"

2010年4月21日,萨马兰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与世长辞,享年89岁。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葬礼上对萨马兰奇传奇的一生这样评价:"虽然很难对不同时期和时代的人进行对比,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是,萨马兰奇是继顾拜旦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主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