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才能心想事成?这本书告诉你答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才能心想事成?这本书告诉你答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78075204_121626684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心想事成" 似乎成了现代人最奢侈的愿望。当我们在深夜刷到社交媒体上那些 "显化成功" 的故事,看着别人通过冥想、视觉化等方式实现人生逆袭,内心总会泛起一丝涟漪:这种看似玄乎的 "超能力",真的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最新引进的《显化》一书,或许能为我们揭开这个谜题的面纱。

显化理论的核心在于 "世界是意识的投影",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显化理论更为激进 —— 它认为现实世界本质上是由个体潜意识构建的虚拟现实。就像量子力学中的 "观察者效应",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在塑造着周围的世界。

书中引用了心理学中的 "自我实现预言" 现象:当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时,这种信念会通过行为、语言甚至微表情传递给外界,进而影响他人的反馈。这种正向循环最终会将想象变为现实。

作者用卡戴珊家族的显化教练罗克西・纳福西的亲身经历为例,这位曾深陷抑郁和药物依赖的女性,通过系统的显化训练,不仅重获健康,还成为了百万富翁和顶流明星的私人教练。

《显化》提出的七步法则,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明确愿景、消除恐惧、调整行为、接受考验、培养感恩、转化嫉妒、信任宇宙。这种方法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知行合一" 思想高度契合。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 "事上磨练",曾国藩的日记修行法,本质上都是通过持续的意识训练改变现实。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到的 "思维可视化",与本书的显化技巧更是如出一辙。

显化理论并非玄学,而是有着深厚的科学基础。量子物理学家发现,微观粒子的状态取决于观察者的意识。这种 "心物一元" 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物质决定论。神经科学研究也表明,大脑无法区分真实经历与生动想象 —— 这正是视觉化训练的生理基础。

书中特别提到 "镜像神经元" 的作用:当我们在脑海中反复演练某个场景时,相关的神经回路会被强化,就像运动员通过心理模拟提升表现。这种 "心理预演" 已被 NASA 用于宇航员训练,证明其在提升专注力和行动力方面的有效性。

显化理论最具颠覆性的,是对 "因果律" 的重新诠释。传统思维认为 "努力才能成功",而显化则强调 "先相信才能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如同从二维平面跳跃到三维空间。作者用 "时间全息论" 解释这一现象: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就像 DVD 中的不同帧画面。当我们改变当下的意识状态,就如同在 DVD 中选择不同的播放路径。这种观点与佛教的 "万法唯心造"、道教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 形成跨时空的共鸣。

虽然显化强调信念的力量,但绝非鼓励坐享其成。书中明确指出:"显化是行动的催化剂,而非替代品。" 真正的显化者会在保持高频能量的同时,积极采取符合目标的行动。

显化的本质,是通过意识训练重塑个体的生命叙事。当我们用 "我已经拥有" 的视角看待世界时,实际上是在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转变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自我怀疑到自我确信,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创造。书中引用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观点:"人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显化理论将这种哲学思考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体系,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编剧、导演和主演。在我看来,《显化》不是一本教你投机取巧的魔法书,而是一部关于意识觉醒的实践指南。

它告诉我们:命运不是随机的骰子,而是可以被塑造的黏土。当我们学会用 "未来视角" 看待当下,用高频能量吸引同频共振的人和事,终会发现:那个理想中的自己,从未在远方,而是一直在等待被唤醒。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方法,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框架。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这种思维工具或许能帮助我们突破思维茧房,在不确定的世界中锚定方向。

作者在书中说道:“相信相信的力量是显化的所有步骤的黏合剂。”

是的,相信相信的力量,这是一种强大的发愿,拿出你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去奋斗,去追寻,我们终将心想事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