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出自哪里?在网络中的用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梗”出自哪里?在网络中的用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360meiwen.cn/28633.html
“梗”的词源与演变
“梗”最初来源于汉语方言,尤其是粤语和闽南语中的“哏”(gén),意为“笑点”或“桥段”。早期相声、喜剧表演中常用“哏”指代幽默的台词或情节。由于输入法误打,“哏”逐渐被写作“梗”,并在网络传播中固定下来。
关键演变节点:
- 2000年代初:台湾综艺节目和BBS论坛(如PTT)广泛使用“梗”代指搞笑桥段。
- 2010年后:大陆网络社区(如贴吧、微博)接纳并扩展其含义,成为网络流行文化的核心词汇。
“梗”在网络中的用法
1.作为文化符号
梗是网络群体共享的“暗号”,通过特定词汇、图片或视频传递多层含义。例如:
-“真香”:出自《变形计》王境泽的台词,形容“打脸”行为。
-“蚌埠住了”:谐音“绷不住了”,表示情绪失控(笑或哭)。
2.作为创作素材
梗常被二次创作,形成病毒式传播:
-“蜜雪冰城主题曲”:用户改编歌词、制作鬼畜视频,推动品牌出圈。
-“退退退”:源自大妈吵架视频,被网友用于抵制负面事物。
3.作为社交货币
使用梗能快速建立群体认同:
- 弹幕文化(如“前方高能”“爷青回”);
- 表情包(如“熊猫头”“黑人问号”)。
案例分析:“绝绝子”的爆火
1.起源:2020年从小红书美妆博主口头禅扩散,搭配“yyds”(永远滴神)使用。
2.传播:
- 正面:夸赞食物、穿搭的万能句式;
- 负面:过度使用引发语言贫乏争议。
3.现象本质:反映网络语言追求简洁化、情绪化的特点。
总结
梗是网络时代的文化速记符号,其生命力取决于群体的创造力与传播力。理解梗的用法,本质是理解当代年轻人的社交逻辑与亚文化认同。
本文原文来自360美文网
热门推荐
必看!五类蔬菜下锅前必焯水,你漏掉了哪些关键操作?
【胫痛综合征】跑步时,小腿前侧痛是怎么回事?
背靠外资大股东业绩“狂飙”,深圳农商行却仍暗藏“隐忧”?
牙龈肿出血用盐水漱口?医生:只能缓解不能根治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有什么标准
怎样书面解除劳动合同?一文详解各类情形下的解除程序
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赔偿年限应该怎么计算
2025年陕西新高考赋分成绩怎么计算?原始成绩与赋分对照表
普陀山交通指南:高铁站、机场、火车站和码头全攻略
Faker:从电竞首冠到FMVP,他凭什么让人尊敬
福建平潭岛深度游攻略:热门景点、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一览
冬季钓鱼打窝十大禁忌,这些坑千万别踩!
室内墙面发霉处理(哪些物质可以消灭墙面霉菌)
如何挑选长途通勤车?重点配置全解析
美国毕业实习OPT全方位解析与规划
新三板创新层标的股:探索未来投资机会
如何科学选择动土装修吉日
现货黄金的K线如何分析?这种分析在投资中的价值是什么?
癔球症的五种治疗方法
划重点!回南天别墅电梯潮湿难题,这些技能你get了吗?
学短视频剪辑,哪里才是最佳学习之地?
雍正皇帝简介:雍正皇帝到底是怎么继位的?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用药指南
永寿公主:宋仁宗赵祯第十一女,她为何会一病不起?
筒车的作用是什么(浅谈古代农业水利灌溉的重要工具——筒车)
心理素质差怎么提高
α-硫辛酸的功效与作用
《双城之战》,活成了王者荣耀最羡慕的模样
电影《苹果》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
掌握叶面肥的正确使用方法,为植物生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