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的“隐形刺客”——蛛网膜下腔出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血管的“隐形刺客”——蛛网膜下腔出血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8314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致死率较高。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预后和预防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疾病,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该疾病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其病理生理学机制相当繁复。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同,且病情会迅速发展,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因此,其临床状况多变且难以预测,同时,该疾病的致死率也相当高。
该病的好发年龄主要在40至60岁之间(平均≥50岁)。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就不会发病。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的男女发病比例大约为1:1.6.
病因分类
根据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大类:
外伤性病因
- 交通事故:这是导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交通事故中,头部受到猛烈撞击,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进而引发出血。
- 高处坠落伤:从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或受到冲击也可能导致脑血管损伤和出血。
- 暴力伤害:如打架斗殴等情况下,头部受到重击同样会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非外伤性病因
- 颅内血管动脉瘤破裂:这是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占比高达75%~80%。动脉瘤可能由于剧烈运动、激动、用力排便、饮酒等因素导致血压升高而破裂,进而引发出血。
- 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这是一种先天性的脑血管发育异常,多见于青少年。病情严重时,畸形部位的血管可能破裂,导致出血。
- 其他因素:包括炎性病变、颅内动脉夹层、脑梗死和颅内肿瘤等,这些因素都可能直接破坏脑动脉壁,导致管壁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
- 剧烈头痛:在剧烈活动时或活动后出现局限性或覆盖整个头部的剧痛,难以忍受。疼痛呈持续性,有时可伴有上颈段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与动脉瘤破裂有关。
- 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是一种病理性反应,是由于脑膜受到感染、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引起的。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脑膜会产生一系列症状。除头痛、呕吐、短暂意识障碍、背部或下肢疼痛和畏光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热、颈部僵硬、皮疹和肌肉疼痛等不适感。
- 眼底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会导致视网膜出血和视乳头水肿。
预后情况
- 严重的健康威胁:尽管近年来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特别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他们的预后情况通常较差,面临着较高的再出血风险,而那些幸存下来的患者也往往有较高的致残率。
- 多种并发症的威胁: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的高风险,而这些并发症往往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抽搐和脑疝等,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 高再出血危险性:再出血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初次出血后的24小时内,再出血的危险性最大。81%的再出血发生在1个月内,且病死率约为50%。
预防建议
- 定期体检:为了有效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定期体检显得尤为重要。这类出血以非外伤性原因为主导,且脑动脉瘤患者占比较高。因此,对于那些存在发病风险或已出现相关前兆症状的人群,应通过定期的体检来确认是否存在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潜在危险因素,从而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我国普遍存在的慢性健康问题之首。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及时就医并在医师的指导下选用恰当的降压药物,以稳定控制血压水平至关重要。这样能够有效预防脑血管破裂及其进一步恶化,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出血风险。对于中老年人群,建议每日监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的血压变化。
- 调整生活作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过量饮酒和吸烟,与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长期坚持这些不良习惯将会增加患上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遵循低脂、低盐的饮食原则,尽量减少油炸和腌腊食品的摄入。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规划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应该决心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此外,情绪激动也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避免出现过度的情绪波动。
-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已经存在的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原发病,应积极治疗,以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9[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12):1006-1021.
[2]李志兵.现代人的“健康杀手”——蛛网膜下腔出血[J].食品与健康,2023,35(09):46-47.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号·湃客
热门推荐
深度解读 | 激光焊接
教师监管学生的法律边界:老师盯到学生犯罪吗?
经行感冒中医辨证
军事装备指数(MEI):如何衡量国家军事实力?
2024西安马拉松赛圆满举办!明年,期待再相聚!
孕期智齿疼痛难忍,到底拔还是不拔?口腔专家告诉你
Win11文件管理器卡顿反应慢怎么解决
缺血预适应训练:通过模拟缺血状态提升身体耐受力
背照式传感器和堆栈式传感器的区别
《原神》希格雯配队攻略:五大高效阵容推荐,奶妈也能发光发热!
男性标准体重对照表,170cm的男性,体重多少才正常?简单算一算
中国瓷器五大分类:青瓷、彩瓷、红瓷、白瓷和黑瓷
吃鹿是否合法?讨论鹿肉消费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Stroke:静脉溶栓患者远程缺血调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SERIC-IVT 试验
手抖和头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自我管理和减轻症状?
页码重置:从删除到重新设置的完整指南
孕期智齿疼痛难忍,到底拔还是不拔?口腔专家告诉你
想要科学防蚊?正确选用驱蚊剂丨“怎么不让蚊虫叮咬”系列科普
五行属水的职业有哪些?这些行业特点你了解吗?
图书馆管理员坐服务台的最佳实践是什么
纪念沈葆桢巡台150周年系列活动侧记:探寻历史足迹 发挥桥梁作用
早餐喝什么热量低?营养师教你轻松选择
10连胜终结15连胜,NBA首次两支85%以上胜率球队相遇,内线致胜
腹腔镜手术如何治疗结直肠癌
芡实可以吃多久?专家解读食用量与频率
小规模纳税人税务登记指南:所需资料与办理流程详解
三大关键!激活企业 NPS 真正价值
一种不起眼但对女性超级好的食物,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5年春季韩国尚志大学1年制中文专升本申请指南
应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和淋巴瘤患者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