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8岁高考760分智商远超爱因斯坦,神童陶哲轩现在怎么样了?
回顾:8岁高考760分智商远超爱因斯坦,神童陶哲轩现在怎么样了?
1983年,一位来自中国的8岁男孩陶哲轩,在美国高考中高分通过,其760分的成绩惊艳全球。不仅如此,检测表明他的智商高达230,远超爱因斯坦,被证实是个天才孩子。40年过去了,这位被誉为"数学神童"的陶哲轩如今怎样了?
智商远超爱因斯坦
八岁那一年,陶哲轩的智商经过权威机构测试,获得了高达230的结果!这不仅远超当代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的160智商,也超过了许多历史上被称为“天才”的科学家。
同年,8岁的他还参加了美国SAT考试,考了760分的高分。一个普通孩子正处于识字学习阶段,而陶哲轩已经开始自学微积分等高等数学。这种惊人的智力天赋毋庸置疑地昭示了一个未来的大师诞生。
事实上,在那之前,陶哲轩已经展现出了非比寻常的早熟与超前。他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所有小学课业后,便跳级进入了中学学习。
但是很快,中学数学的范围也无法满足陶哲轩过人的求知欲。在父母的帮助下,八岁的他便开始旁听邻近大学的高等数学课程。
这原本是给二十岁上下的大学生开设的内容,讲授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极其抽象与复杂的学科知识。但是坐在讲堂上的陶哲轩却能够轻松自如地吸收这些内容,仿佛在听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凭借随后在数学和物理奥赛中夺冠的优异表现,陶哲轩很快在澳大利亚国内数学界崭露头角,被公认为“神童”。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赛夺得金牌时,他更是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保持至今无人打破的纪录。
最年轻的教授
两年后14岁时他进入弗林德斯大学学习,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本科学习。随后他又在一年内获得了硕士学位,刷新了该校的纪录。
许多老师开玩笑说,我们有幸见证了一个未来大数学家的成长。获得硕士学位后,陶哲轩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起初,他还不太适应普林斯顿的学习方式,主要依靠自己的悟性,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这导致他没有通过一门重要课程的考试。这次考试失败成为他的一个警醒,也开始意识到集体学习和老师指导的重要性。
此后陶哲轩开始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向同学请教不懂的地方。他还经常泡在图书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做详细笔记。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逐渐掌握了独立研究的方法。
4年后,21岁的陶哲轩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指导老师非常欣赏陶哲轩的数学才能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主动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相关院系推荐陶哲轩。
不久后,陶哲轩就受聘为该校终身数学教授,成为加州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任职期间,陶哲轩备受学生欢迎。
上课时,他经常绕房间踱步,边思考边讲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学生们都很喜欢老师一丝不苟的态度。课下许多学生也主动上门请教问题,陶哲轩总是耐心解答,直到学生完全理解。
在科研方面,陶哲轩以其过硬的数学功底在多个领域取得骄人业绩。他继续钻研大学时期的偏爱——解析方程和组合数学,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准论文。
后来,他又与长期合作伙伴本·格林教授联手,成功证明一个著名的“孪生素数猜想”,为数学界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一项划时代的发现。
之所以能一步步成长起来,与他父母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天赋异禀的数学神童
1975年7月,陶哲轩出生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都拥有香港大学学历,是一对知识分子。陶哲轩从小就展现出超常的数学天赋。
两岁时,陶哲轩已经可以用积木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比如把破损的积木拼凑成正确形状,这让父母很惊讶。三岁时,父亲让陶哲轩玩打字机,没想到他很快就学会了使用。
陶父意识到儿子的天资非同一般,必须创造条件让他的才能得以充分发展。陶哲轩进入幼儿园后,老师发现他的语言、逻辑和算数水平都超过同龄孩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母亲开始教他心算和口算。陶哲轩学习速度奇快,每学一个知识点就能立刻掌握。
陶哲轩不仅在数学方面展现天赋,在语文和逻辑等其他学科也有出色表现。他的词汇量、理解能力比同龄孩子高出许多,经常能让老师和家长惊叹不已。
陶哲轩不仅智商惊人,性格也十分开朗乐观和善。他经常主动帮助其他孩子解决学习困难,甚至花时间指导他们学习。陶哲轩的乐于助人和亲和力让他在班级里很受欢迎,经常被同学们团团围住询问问题或讨论话题。
为使儿子的数学天赋得到更好训练,母亲主动离职在家全职照料教育陶哲轩。母亲不断思考各种启发孩子潜能的教学方法。陶哲轩也很享受和母亲学习的过程,经常主动提出许多高深的问题。
陶母需要不断研读各类数学书籍来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陶哲轩逐渐成长为一个非凡的数学神童。
虽说是神童,但陶哲轩绝不是个书呆子,在感情上这位神童也收获满满。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陶哲轩这个在数学界极具声望的天才,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UCLA任教期间,他遇见了一位韩裔美国留学生劳拉。
一开始,劳拉只是把陶哲轩视为学习楷模和求知的对象。她注意到陶哲轩上课总是耐心讲解,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每当下课后,劳拉都会去请教陶老师一些数学问题。有时候问题并不简单,需要花时间推导求解,但陶哲轩无论多忙,总是很耐心地为她讲解。
劳拉渐渐对陶哲轩产生了好感。她发现陶哲轩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性格也很温和有耐心。两人开始频繁碰面,一起讨论数学,分享生活。陶哲轩也逐渐被劳拉纯真活泼的性格所吸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渐渐产生了爱情的火花。直到劳拉即将毕业时,陶哲轩终于鼓起勇气,向劳拉表白了心迹。劳拉顺利毕业后进入美国航天总署工作,两人也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生活平淡但温馨,陶哲轩和劳拉过得很幸福。婚后不久,陶哲轩夫妇就迎来了一儿一女。
陶哲轩对于育儿事宜津津乐道,会亲自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妻子加班时,他会包办好孩子的吃喝拉撒。他也积极参加家长会,与其他家长交流育儿心得,分享育儿经验。
陶哲轩用自己的生活证明,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事业与家庭并不冲突。他不仅是出类拔萃的数学家,也是一个体贴的丈夫和父亲。正因工作和生活得以平衡,陶哲轩才能成就一代数学家的传奇。
结语
陶哲轩的成功启发我们,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依赖于天赋,更在于后天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专注投入,不断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