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钢铁ESG管理与实践——在行业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山东钢铁ESG管理与实践——在行业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钢铁)秉承“成为中国北方绿色低碳智能高效钢铁制造引领者,支持服务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公司使命,践行“共创、共进、共赢”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实施以“融入钢铁生态圈,打造绿色智能行业新标杆”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以绿色、智能为主体的工艺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一绿一黄一蓝”大产品品牌格局,全力支持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国有钢铁企业的代表,山东钢铁在ESG(环境、社会、治理)管理与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行业转型中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以规范治理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山东钢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20〕14号),全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工程建设,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持续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形成了以“六化”(董事会建设专业化、制度修订动态化、决策事项清单化、决策过程规范化、管理职权落实精准化、决策事项落实表单化)管理为突出特征的董事会运作机制。
(一)构建了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体系
山东钢铁深入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持续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建立并坚持党委领导和行政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党委会前置研究、重要事项审核清单制管理,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公司以“三会一层”为主体,不断完善“三重一大”决策、董事会授权以及党委、董事会、经理层三大治理主体议事规则、议事清单等各项制度,构建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了公司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学习型组织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全面提升。
(二)将ESG治理融入公司运营管理
山东钢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ESG治理经验,制定并发布了《董事会战略规划与ESG委员会工作细则》,搭建了由董事会、董事会战略规划与ESG委员会、ESG推进工作组织机构三个层级构成的ESG治理架构,形成了纵向层层落实、横向全面覆盖的ESG管理机制,权责清晰、上下联动,积极回应各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切实将ESG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运营和管理中。针对企业相关的ESG议题,制定了《ESG工作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固化与落地,推动ESG切实融入公司运营。
(三)探索实践ESG风险管理
山东钢铁高度重视环境、社会及治理风险,并在风险管理体系融入相关ESG风险,包括企业营运、腐败与不稳定、职业健康与安全、气候变化等。对气候变化进行初步风险评估,识别了对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事项,从当前法律、新兴法规、市场等多个维度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系统化识别出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实质性经济或战略影响的气候相关风险。在推进ESG供应商管理中,重点关注供应商用工情况、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合同、告知供应商书、供应商大会等方式,告知相关方履行社会责任,遵循《供应商行为准则》。
二、以低碳环保推进绿色发展之路
山东钢铁牢固树立“低碳清洁、绿色山钢”环保理念,将生态环保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以全域创A为目标,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加大环保投入,致力于实现超低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建设。
(一)本质化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山东钢铁坚持“系统节能、科学用能、提升能效”,全面推进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塑造环境绩效A级企业标杆,探索全产业链绿色化,加快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全流程绿色发展;推行精益节能环保管理,打破界面束缚,构建全流程精益节能环保协同管理体系;巩固超低排放改造成果和优势,领跑全省、引领行业;探索绿色金融业务,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化产城融合,推进“三治四化”(三治: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四化:洁化、绿化、美化、文化),不断提升城市钢厂绿色发展指标。公司统筹推进废水废气治理、固废综合利用和环境提升工程,持续巩固提升节能减排和环保绩效,本质化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二)多措并举充分实现环境价值
山东钢铁全面实施环保绩效“保A创A建A”各项措施,钢铁主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工序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权属公司环境信用评价全部为绿牌,在同等规模钢铁企业中走在前列。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所属单位先后荣获工信部绿色工厂、水效领跑企业、中钢协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企业、《中国冶金报》绿色发展标杆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环保诚信企业、节水标杆单位等荣誉/称号,日照基地成为国家AAA级工业旅游景区,钢铁主业全域实现环境绩效A级,成为全省唯一、全国示范。
(三)建立健全环保预警及应急机制
山东钢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和体系,能够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及时、有序地控制和处理,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维护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济南钢城基地根据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修订完成重污染天气“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清单,在生态环境部完成备案。日照基地严格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控能力,全面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主体,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编制《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三、以履行社会责任铸就可持续发展之魂
山东钢铁坚守钢铁报国、钢铁强国初心使命,致力于产品升级和创新,积极向社会提供高质高端产品,努力服务国家战略;高度重视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了大型国企的使命与担当。
(一)为社会奉献精品创造价值
为适应钢铁行业转型发展新要求,山东钢铁聚焦先进、绿色、智能、效率及合规等关键要素,推动钢铁产业和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按照“钢城基地动能转换+产品转型、日照基地精品板材+规模提升”的发展路径,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谋求新发展路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着力打造沿海精品板材基地和内陆特色发展样板,建立特色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
日照基地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位于国内钢铁企业前列,中厚板厂轧区集控、中厚板厂热处理集控、智慧水务中心、供电集控中心、煤气集控中心等5个集控项目以及原料场智能化运行等先后实施。济南钢城基地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按照“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定位,以3800m3高炉为标志的各项工程陆续建成投产,成本、效率、效益等各项指标大幅前移。
山东钢铁积极构建“一绿一黄一蓝”大产品品牌格局,大力发展具有轻量化、长寿命、高强度、耐腐蚀、耐磨和耐候等特点的绿色低碳产品,满足和培育清洁能源产业链的钢材产品需求;适应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地理特征和市场特点,积极研究开发并推广“黄河钢”系列产品。通过提高消费质量档次,促进钢铁行业和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山东钢铁坚持“质量成就精品,精品支撑品牌,品牌创造价值”的质量理念,积极向社会提供高质高端产品。本着“以诚相待、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原则,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独特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深化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务实合作。从客户价值出发,坚持“由钢铁产品生产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的服务战略,以客户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营销、生产、研发高效运行“五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建立QCDVS(质量、成本、交付、产品系列化、服务)定制化服务体系,构建专业化管理、终端化运营、一体化协同的营销组织架构,精心打造顾客满意工程,持续优化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努力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二)高度重视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山东钢铁本着对投资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持续加强信息披露工作,严格遵循上市公司各项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构建了健全有效、科学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不断强化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关注信息披露监管动态和重点,严格落实对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披露责任,以及披露内容和环境保护重大事件等予以持续完善。公司指定专业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定期公告、临时公告、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接听投资者来电、回复投资者邮件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中小股东的沟通联系,积极回应投资者提出的问题,认真听取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山东钢铁注重价值回报,坚持实施积极的分红政策,与投资者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在信息披露管理事务、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相关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监督培训等表现突出。近两年,山东钢铁连续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A”级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办最佳实践案例”,2023年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
(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国企担当
山东钢铁注重员工权益保障和社会责任履行。将与利益相关方有效沟通作为ESG治理的重要环节,并把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问题纳入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建立了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丰富的福利保障,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关注职工成长与福祉,幸福和谐企业建设扎实推进,职工尽责护家专项行动、青年主题实践活动、巾帼勇担当专项活动成效明显,普惠服务与精准帮扶同向发力,职工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坚持安全高效钢铁生态圈建设,积极融入区域、融入政府、融合发展,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应研尽研、应用尽用各类政策,推动企地共建、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号召,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长期关注并致力于助困、助残、助学,积极发挥企业社会价值,充分体现了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责任和担当。
面向未来,山东钢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争上游、走在前”目标定位,以提升ESG治理水平为抓手,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以绿色、智能为主体的工艺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好业绩,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四新”现代新国企,不断开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