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通感在诗词中的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诗词微塾】通感在诗词中的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4/10/5024016_1127826016.shtml
通感是文学创作中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不同感官体验相互转换,创造出新颖而丰富的艺术效果。从古至今,许多诗词作品都巧妙运用了通感,使得诗句更加生动传神。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通感在诗词中的应用及其艺术魅力。
通感的定义与作用
通感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通过更换知觉角度来描述事物性状和情貌的修辞方式。它突破了语言的局限,丰富了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了文采的艺术效果。在文学作品中,通感可以使读者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感官的局限,从而产生更加丰富和强烈的美感。
通感的分类与特点
通感又叫“移觉”,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听声类形
听声类形是将声音转化为视觉形象的通感手法。例如宋祁《玉楼春》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将视觉上的春色转化为听觉上的热闹,呈现出一幅杏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
以声类声
以声类声是将一种声音与其他声音进行类比的通感手法。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系列比喻,通过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等,生动地描绘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和丰富的情感变化。
曲喻的作用
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中的“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通过视觉与嗅觉的通感,将樱桃的红色与香气联系起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通感这一修辞手法,不仅丰富了诗词的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审美体验。通过了解和掌握通感的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创作诗词作品,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武康路上的那些名人故居,你打卡了吗?
特八路司机分享:北京三环双层公交安全驾驶秘籍
双层巴士逃生秘籍:你get了吗?
双层公交新规:你真的了解吗?
儿童舞蹈服装选购全攻略:从面料到尺寸的实用指南
俄罗斯无人机创新:价格影响几何?
梨子和雪梨:秋冬咽喉炎克星!
冬季咽喉炎高发?试试这些清润保健茶饮!
秋冬咽喉炎高发,专家推荐蜂蜜柚子茶
黄煌教授新发现:桂枝茯苓丸在肺病治疗中的突破性应用
丝瓜水:夏日清凉饮品新宠
自制丝瓜水,夏日护肤神器!
七天通知存款的利率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对比如何?
四大行大额存单利率步入“1字头”
银行利息还会涨吗?未来银行存款利率趋势预测最新
私家车长途驾驶安全指南:从车辆检查到应急处理的全方位攻略
长途驾车必备神器:U型枕选购全攻略
三种药治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系统治疗更靠谱!
红菇娘果与海兔:冬日餐桌上的营养搭档
秋冬必吃!海兔家常做法大揭秘
秋冬咽喉炎高发?银翘解毒丸这样用最有效!
南宁必打卡:老南宁人的私藏大排档!
春节必打卡:南宁非遗美食展
军训大白兔蹦出来:校园幽默解压新招
提升思维能力的小游戏合集:你玩过几款?
保定军校:中国近代将帅摇篮
疏肝益阳丸:传统中药助力现代人情绪管理
双十一健力宝抽奖,你中奖了吗?
多特拜仁双雄争霸,德甲闪耀国际赛场!
从“多蒙特”到“多特”:粤语地区足球文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