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EIT在胸部物理治疗中的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EIT在胸部物理治疗中的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03626736339910690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疗成像技术,主要用于实时监测肺部通气和血流分布。这种技术通过在患者的胸部周围放置一系列的电极,测量由呼吸或心跳引起的电阻抗变化。EIT通过这些变化生成肺部和其他器官的二维断层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实时显示肺部的气体分布和血液流动。

EIT的适用条件

1. 肺功能监测

临床应用:EIT尤其适用于需要持续监测肺功能的重症患者,如在机械通气管理、ARDS治疗和进行肺复张策略评估时。
优势:EIT提供无辐射、实时的监测,能够避免使用侵入性监测工具,如动脉血气分析和CT扫描,减少患者的风险和不适。

2. 体位管理

临床应用:EIT可以用来评估不同体位对肺部通气的影响,帮助医生决定最佳的体位以优化肺通气和氧合。
优势:通过实时反馈,EIT使体位调整更为精确,尤其是在处理肺部复杂疾病的患者时。

3. 气道管理和廓清

临床应用:在进行气道清理操作如吸痰和使用高频振荡时,EIT能够评估这些措施对气道分泌物清除和通气改善的效果。
优势:EIT提供的实时数据可用于优化和调整气道清理技术,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4. 呼吸肌训练

临床应用:在进行呼吸肌训练时,EIT能够评估呼吸肌活动的效果,尤其是膈肌和其他呼吸辅助肌群的功能。
优势:通过监测肺部通气的变化,EIT可以指导呼吸训练的调整,确保患者的呼吸肌效能最优化。

EIT是一种灵活而强大的工具,适用于需要详细和实时监测肺部通气的各种临床情况。这项技术特别适合用于监测重症患者的肺功能,评估体位变化的效果,指导气道管理,并优化呼吸肌训练。EIT的非侵入性和无辐射的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安全且有效的临床监测工具。

EIT在物理治疗的具体应用

EIT对体位管理的指导

  1. 评估体位变化对通气分布的影响
    EIT可以实时显示不同体位对患者肺部通气分布的影响。通过监测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站立位的转变,EIT能够直观显示通气从肺的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情况。例如,对于床卧时间较长的危重症患者,将其调整到俯卧位通常可以改善背部肺区的通气,减少肺底部的塌陷,这在治疗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尤其有效。

  2. 优化体位以提高氧合和通气
    文献中提到,通过EIT监测,医护人员可以观察到体位变化对肺通气和氧合的具体效果,进而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当前体位或进行调整。例如,如果EIT显示在特定体位下肺的某一侧获得更好的通气,医护人员可能会选择将患者维持在该体位较长时间。

  3. 实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在实施体位排痰或其他呼吸治疗时,EIT可以实时监测通气效率的变化。这种监测使得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即时响应进行调整,例如,调整俯卧时间的长度、改变从一侧到另一侧翻身的频率等,以确保最优的肺部通气和氧合。

  4. 长期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
    对于需要长期床卧的患者,定期使用EIT检查可以帮助评估长期体位管理策略的效果,调整治疗计划,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如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5. 促进多学科团队合作
    通过共享EIT提供的图像和数据,呼吸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和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协调治疗策略,共同优化患者的体位管理,确保治疗的连贯性和效率。

EIT指导体位管理的步骤

  1. 选择体位
    操作方式
  • 评估当前体位下的通气分布:首先,通过EIT监测患者当前体位(如仰卧位)下的肺部通气分布情况。
  • 确定最佳体位:根据EIT提供的实时数据,确定是否需要改变体位。如果EIT显示某一体位(如左侧卧位或俯卧位)能显著改善某区域(特别是通常较为依赖的肺部区域)的通气,医护人员应考虑调整患者到这个体位。
  1. 实施体位调整
    操作方式
  • 安全转换体位:在物理治疗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将患者转移到选定的体位,同时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使用辅助设备:如果需要,使用枕头或特制的支撑垫来支持新的体位,确保患者在这一体位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1. 监测和评估效果
    操作方式
  • 连续监测EIT数据:在新体位中,继续使用EIT监测肺部通气分布的变化。观察这一体位改变是否带来了预期的通气改善效果。
  • 评估气道清理效果:在调整体位后,进行必要的气道清理操作,如吸痰或应用高频胸壁振荡,并同时使用EIT监测其效果。检查这些操作是否更有效地移除了分泌物,改善了肺部通气。
  1. 作出调整
    操作方式
  •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如果EIT数据显示通气改善不如预期,或者患者出现不适,需要重新评估体位或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 多角度综合治疗: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氧疗、药物治疗等)和体位调整,以综合提高气道清理和通气效果。

对于儿童给出了一些关键应用的依据:

  • 右侧卧位:当患者被置于右侧卧位时,EIT显示左肺的通气有所改善。这种体位帮助了左肺的复张和改善通气。
  • 仰卧位与颈部位置调整:在仰卧位中,通过调整患者的颈部朝向(例如左旋),进一步优化了左肺的通气。
  • 俯卧位:在俯卧位中,患者的左肺通气得到改善。当患者的上半身稍微抬高时,左肺的通气进一步增强。

EIT对气道廓清的指导

  1. 实时监测气道清理效果
    EIT能够提供关于肺部通气分布的实时数据,使得医护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气道清理技术(如体位排痰、高频振荡或吸痰)对气道通气改善的具体影响。这种监测特别有助于评估气道清理措施是否成功移除分泌物,尤其是在病人自身感觉不明显的情况下。

  2. 调整气道廓清技术的参数
    通过EIT监测,治疗师可以调整气道廓清技术的参数,如吸痰的强度和频率、高频振荡的振动频率等,以优化治疗效果。

具体怎么做?

调整吸痰的参数

  1. 吸痰强度
    监测方式:通过EIT观察吸痰前后肺部通气分布的变化。如果EIT显示某区域通气显著改善,表明吸痰强度适宜。如果通气改善不明显,可能需要增加吸痰强度。
    调整方式:调整吸痰机的压力设置,增加或减少压力,以改善效果或减少不适。

  2. 吸痰频率
    监测方式:EIT可以帮助识别积聚分泌物的区域,从而确定需要频繁吸痰的位置。
    调整方式:根据EIT数据,决定吸痰的频次。例如,如果某区域反复显示通气不良,可能需要增加该区域的吸痰频率。

调整高频胸壁振荡(HFCWO)的参数

  1. 振动频率
    监测方式:使用EIT来评估不同振动频率对气道分泌物移动和肺部通气的影响。观察哪些设置下分泌物移动最有效。
    调整方式:根据EIT的反馈,调整HFCWO设备的振动频率。例如,如果较低频率下通气改善较少,可能需要尝试更高的频率。

  2. 振动强度
    监测方式:EIT可以显示振动强度对肺部通气分布的影响。查看不同振动强度下肺部的通气是否均匀或集中在特定区域。
    调整方式:如果EIT显示振动过程中某些区域的通气不足或过度,可以适当调整振动强度,以促进更均匀的通气分布。

  1. 评估和比较不同气道清理技术的效果
    EIT使得医护人员可以直观比较不同气道清理技术对患者通气改善的效果。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EIT图像,可以评估哪种技术或哪种组合更有效,从而个性化定制治疗计划。

  2. 促进治疗的及时性和适应性
    EIT提供的即时反馈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当前状态和治疗效果实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EIT对呼吸肌训练、早期活动的指导

根据EIT对呼吸肌训练和早期活动的指导目前文献支持较少。与上述气道廓清和体位管理一致,EIT目前可以用于记录基线的肺部通气分布情况、实时监控和反馈以及提高训练安全性。

EIT对机械通气和撤机的指导

机械通气管理

  1. 优化呼气末正压(PEEP)
    操作:通过EIT监测,医生可以实时看到不同PEEP水平对肺部通气分布的影响,尤其是肺复张和塌陷区域的变化。
    目的:调整PEEP设置,以最小化肺部通气不均匀性,减少肺过度膨胀的风险,同时确保足够的肺复张,防止肺不张。

  2. 评估肺复张策略
    操作:使用EIT来评估肺复张操作(如复张操作和体位变换)的即时效果,观察肺区的开放情况。
    目的:确保肺复张策略有效,同时避免应用过高的通气压力,降低急性肺损伤的风险。

  3. 调整通气模式
    操作:EIT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不同通气模式对肺部通气和氧合的影响。
    目的:选择最合适的通气模式,平衡氧合和CO2排除,同时尽可能减少通气相关的肺损伤。

撤机过程

  1. 监测自主呼吸试验(SBT)
    操作: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时,EIT可以用来监测患者肺部的通气分布和通气效率。
    目的: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撤机条件,即是否能够在无机械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适当的通气和氧合水平。

  2. 评估撤机后的肺功能
    操作:在撤除机械通气后,继续使用EIT监测患者的肺通气情况,观察是否出现肺功能衰退或呼吸困难。
    目的:及时发现撤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肺不张或通气不足,快速进行干预。

注意事项

  • 数据解读:EIT提供的是肺部通气的相对变化,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或呼吸治疗师来正确解读数据,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决策。
  • 设备适用性:在使用EIT的过程中,确保设备适用于患者,特别是对于有心脏植入物或其他相关禁忌症的患者。
  • 持续监控:机械通气和撤机是动态过程,需要持续监控和评估,以适应患者状况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Wang H, Jiang H Y, Li Y, et al.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 Zhonghua jie he he hu xi za zhi= Zhonghua Jiehe he Huxi Zazhi=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2023, 46(7): 714-719.
  2. Kimura S, Sato M, Sano K, et al.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for evaluating child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J].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23, 65(1).
  3. Eimer C, Freier K, Weiler N, et al. The effect of physical therapy on regional lung func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2021, 12: 749542.
  4. Arriagada R, Bachmann M C, San Martin C, et al.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Usefulness for respiratory physiotherapy in critical illnesses[J]. Medicina Intensiva (English Edition), 2024.
  5. Li Q, Li Y, Niu G, et al. Chest physiotherapy guided by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in high-dependency unit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diseases: an introduction of methodology and feasibility[J]. Critical Care, 2023, 27(1): 2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