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陈亮:事功学派创始人,力主抗金的改革思想家
南宋陈亮:事功学派创始人,力主抗金的改革思想家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陈汝能,字同甫,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创立永康学派,倡导“事功之学”,与朱熹的“理学”形成重要学术争论。
陈亮远祖——东汉名士陈寔像,取自清代修《安徽祁门陈氏宗谱》
陈亮出生于南宋时期一个没落的士人家庭,自幼聪颖,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志向。他多次向朝廷上书,主张抗金复国,反对和议,但因言论激进而屡遭打击。尽管仕途坎坷,陈亮仍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和政治主张,最终在52岁时英年早逝。
学术成就
陈亮创立了永康学派,倡导“事功之学”,强调“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反对理学家空谈“道德性命”。他在哲学、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义理之学”代表人物之一——朱熹
政治军事思想
陈亮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弊政,强调“王霸并用”;在军事上,他多次上书朝廷,力陈武力抗金、光复中原的主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军事战略。
“事功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陈亮
文学贡献
陈亮在文学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集中于散文和词领域。他的政论散文主题集中而突出,议论生动而感人;其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陈亮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历史评价
陈亮的才气和思想深受同时代及后世学者的赞誉。辛弃疾评价他“同父之才,落笔千言。俊丽雄伟,珠明玉坚。”叶适则称他“志复君之雠,大义也;欲挈诸夏、合南北,大虑也;必行其所知,不以得丧壮老二其守,大节也。”
轶事典故
陈亮的生平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斩马盗马”、“秀才醉了”等,展现了他特立独行、操心危、虑患深的个性。
后世纪念
陈亮墓位于浙江省永康市桥下镇桥下村东北马铺山卧龙岗,五峰书院则是他当年讲学的重要场所,现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峰书院
陈亮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至今仍影响着后人。作为南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陈亮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