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锅肉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市场规模将破百亿
回锅肉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市场规模将破百亿
近日,《2024-2029年中国回锅肉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回锅肉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作为川菜的代表菜品之一,回锅肉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最新数据,川菜在全国的总门店数已超过15万家,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300亿元。回锅肉作为川菜中的经典菜品,其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
在预制菜领域,回锅肉的表现尤为亮眼。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川菜类预制菜占据所有菜系的58.4%。四川预制菜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00亿元,其中回锅肉等经典川菜的贡献不容小觑。
完整产业链支撑
回锅肉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从食材供应、加工生产到品牌销售,各个环节紧密协作,共同推动产业向前发展。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充足的畜禽肉、蔬菜等资源,为回锅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基础。同时,四川省政府长期支持农产品加工、预制食品、工业化菜肴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培育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预制菜企业。
主要企业布局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回锅肉产业。新希望、高金食品等大型食品企业,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和品牌优势,迅速在预制菜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新希望旗下的“美好食品”推出的预制菜产品涵盖红烧肉、鱼香肉丝、日式咖喱鸡等,小酥肉、炸蘑菇等单品更是成为了“爆款”。2021年度,新希望六和的小酥肉销售额突破10亿元,进入6万+家餐饮门店。四川经济网报道称,高金食品去年的预制菜产值达12亿元。
技术创新与挑战
尽管回锅肉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标准化生产、口味还原度、食品安全等问题,都是企业需要攻克的难题。
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四川省内外各企业和院校以需求为导向,搭建了“产学研”创新平台,为预制菜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例如,龙大美食与西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川菜工业化技术研究院”,推动川菜工业化关键技术的突破。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四川省在预制菜发展理念、政策支持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2017年,四川便编制了“四川省川菜工业化产业技术路线图”。201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促进川菜走出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推动川菜餐饮企业“走出去”。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从抓统筹谋划、育市场主体、促产业创新、建发展平台等4个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做大做强。郫都川菜产业园区、眉山“中国泡菜城”、武胜火锅产业园、汉源(花椒)精深加工产业园等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均获得了工业发展资金支持。
随着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宅经济的发展以及疫情的催化,预制菜凭借方便、高效的特点,行业逐渐迎来快速成长期。回锅肉作为川菜的代表菜品,其在预制菜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几年,回锅肉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推动川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