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破亿,婚姻观念从“找伴”转向“找爱”
老年人口破亿,婚姻观念从“找伴”转向“找爱”
“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伴而已。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爱情观开始与年轻人趋同,追求爱与性、注重婚姻的质量和活力越来越成为老年婚姻的新要求。
据最近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9万,占总人口的10.46%,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中国老人的婚姻爱情观正随着社会进步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亲情与爱情之间,部分老年人向爱情倾斜
近日,来自江西吉安、年近65岁的王老太千里迢迢奔赴天津,与天津的高级工程师陈老先生喜结良缘后,搬进天津市老年公寓居住。
王女士介绍说,自己丧偶后寡居多年,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特别是儿子移居美国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她曾经面临好多选择,但都没有成功。她择偶坚持的头一个条件就是双方“感觉好”。她说,现在不愁吃穿,找个老伴就图个精神交流,因为与陈工“能擦出火花”,是这份爱情,使她愿意背离故土,从生长了大半辈子的南方转移到天津这个陌生的北方城市。专门从事老年婚姻研究的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告诉记者,物质的丰富,经济的独立,中国老年婚姻观念已大为现代化,由以前封建的“从一而终”到愿意再次结婚,婚姻关系中由重视经济因素发展到更加关注情感问题。
追求浪漫已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代际婚姻”开始出现
在麦收婚介所里,记者见到65岁的高老太,因为情绪不好,她满头的白发散乱在额头前,不停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并大声地向婚介所的孙老师抱怨:我是司法系统的退休干部,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他都76岁了,我不嫌弃他,他为什么还不愿意与我相处?原来,几天前,高老太和一位姓陶的大爷相亲,双方在麦当劳见面后,高老太感觉不错,但对方却认为她长相一般,婉言谢绝了她。随后不久,这位陶大爷和一位50多岁、长相较好的老太太开始交往。这事让高老太怎么也想不通。从事多年老年婚姻介绍的孙老师透露,“代际婚姻”已成为老年婚姻的一个新特点。她所接触的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中,大部分都希望能找个年轻的伴侣,男女年龄相差最大的将近40岁,这已是两代人之间的婚姻,但只要“代际婚姻”的当事双方同意,她们也同样愿意牵线。她说:“以前女方找男方,主要是找个经济依靠,是找“饭票”,男方则是找个能照顾自己的,是找“保姆”。而现在老年人再婚,选择的条件与
“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伴而已。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爱情观开始与年轻人趋同,追求爱与性、注重婚姻的质量和活力越来越成为老年婚姻的新要求。
据最近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9万,占总人口的10.46%,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中国老人的婚姻爱情观正随着社会进步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亲情与爱情之间,部分老年人向爱情倾斜
近日,来自江西吉安、年近65岁的王老太千里迢迢奔赴天津,与天津的高级工程师陈老先生喜结良缘后,搬进天津市老年公寓居住。
王女士介绍说,自己丧偶后寡居多年,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特别是儿子移居美国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她曾经面临好多选择,但都没有成功。她择偶坚持的头一个条件就是双方“感觉好”。她说,现在不愁吃穿,找个老伴就图个精神交流,因为与陈工“能擦出火花”,是这份爱情,使她愿意背离故土,从生长了大半辈子的南方转移到天津这个陌生的北方城市。专门从事老年婚姻研究的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告诉记者,物质的丰富,经济的独立,中国老年婚姻观念已大为现代化,由以前封建的“从一而终”到愿意再次结婚,婚姻关系中由重视经济因素发展到更加关注情感问题。
追求浪漫已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代际婚姻”开始出现
在麦收婚介所里,记者见到65岁的高老太,因为情绪不好,她满头的白发散乱在额头前,不停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并大声地向婚介所的孙老师抱怨:我是司法系统的退休干部,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他都76岁了,我不嫌弃他,他为什么还不愿意与我相处?原来,几天前,高老太和一位姓陶的大爷相亲,双方在麦当劳见面后,高老太感觉不错,但对方却认为她长相一般,婉言谢绝了她。随后不久,这位陶大爷和一位50多岁、长相较好的老太太开始交往。这事让高老太怎么也想不通。从事多年老年婚姻介绍的孙老师透露,“代际婚姻”已成为老年婚姻的一个新特点。她所接触的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中,大部分都希望能找个年轻的伴侣,男女年龄相差最大的将近40岁,这已是两代人之间的婚姻,但只要“代际婚姻”的当事双方同意,她们也同样愿意牵线。她说:“以前女方找男方,主要是找个经济依靠,是找“饭票”,男方则是找个能照顾自己的,是找“保姆”。而现在老年人再婚,选择的条件与
“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伴而已。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爱情观开始与年轻人趋同,追求爱与性、注重婚姻的质量和活力越来越成为老年婚姻的新要求。
据最近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9万,占总人口的10.46%,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中国老人的婚姻爱情观正随着社会进步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亲情与爱情之间,部分老年人向爱情倾斜
近日,来自江西吉安、年近65岁的王老太千里迢迢奔赴天津,与天津的高级工程师陈老先生喜结良缘后,搬进天津市老年公寓居住。
王女士介绍说,自己丧偶后寡居多年,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特别是儿子移居美国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她曾经面临好多选择,但都没有成功。她择偶坚持的头一个条件就是双方“感觉好”。她说,现在不愁吃穿,找个老伴就图个精神交流,因为与陈工“能擦出火花”,是这份爱情,使她愿意背离故土,从生长了大半辈子的南方转移到天津这个陌生的北方城市。专门从事老年婚姻研究的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告诉记者,物质的丰富,经济的独立,中国老年婚姻观念已大为现代化,由以前封建的“从一而终”到愿意再次结婚,婚姻关系中由重视经济因素发展到更加关注情感问题。
追求浪漫已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代际婚姻”开始出现
在麦收婚介所里,记者见到65岁的高老太,因为情绪不好,她满头的白发散乱在额头前,不停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并大声地向婚介所的孙老师抱怨:我是司法系统的退休干部,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他都76岁了,我不嫌弃他,他为什么还不愿意与我相处?原来,几天前,高老太和一位姓陶的大爷相亲,双方在麦当劳见面后,高老太感觉不错,但对方却认为她长相一般,婉言谢绝了她。随后不久,这位陶大爷和一位50多岁、长相较好的老太太开始交往。这事让高老太怎么也想不通。从事多年老年婚姻介绍的孙老师透露,“代际婚姻”已成为老年婚姻的一个新特点。她所接触的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中,大部分都希望能找个年轻的伴侣,男女年龄相差最大的将近40岁,这已是两代人之间的婚姻,但只要“代际婚姻”的当事双方同意,她们也同样愿意牵线。她说:“以前女方找男方,主要是找个经济依靠,是找“饭票”,男方则是找个能照顾自己的,是找“保姆”。而现在老年人再婚,选择的条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