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岳阳楼因范仲淹而名扬天下,一篇《岳阳楼记》流传千古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1: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岳阳楼因范仲淹而名扬天下,一篇《岳阳楼记》流传千古

岳阳楼,这座矗立于洞庭湖畔的千年古楼,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它始建于三国时期,最初是东吴大将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历经沧桑,岳阳楼屡毁屡建,现存建筑沿袭了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格局,1983年进行过大修,是四大名楼中唯一纯木结构的古建筑。

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的,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次年重修岳阳楼。滕子京邀请好友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虽未亲临岳阳楼,却凭借丰富的想象和卓越的文笔,创作出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岳阳楼记》开篇即点明了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随后,文章以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迁客骚人面对不同天气时的悲喜之情。然而,范仲淹的笔锋一转,提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最终引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仅是范仲淹个人的政治抱负,更是儒家士大夫阶层的理想追求。它超越了个人的悲欢离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华民族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范仲淹,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一生坎坷。他出身贫寒,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曾任兴化知县、大理寺丞等职。范仲淹主张改革,推行庆历新政,虽最终失败,但其“先忧后乐”的思想却影响深远。南宋学者朱熹评价范仲淹“有一项大功劳,就是我朝士大夫的精神为之一振。”金朝大学者元好问更是称赞道:“像范仲淹这样的人物,一二百年不见得有一个。”

《岳阳楼记》不仅是一篇描写景色的佳作,更是范仲淹抒发情感、表达哲理的载体。它融合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文章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千年来,《岳阳楼记》被无数文人墨客吟诵,成为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范仲淹也因此文被誉为“文正”,“文正”是古代文人的最高谥号,足见此文在文学和思想上的双重价值。它不仅展现了范仲淹的文学才华,更凝结了他的家国情怀和政治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影响深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