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扬州大明寺:1500年沧桑古刹,鉴真东渡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6: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扬州大明寺:1500年沧桑古刹,鉴真东渡文化传承

扬州大明寺,这座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的古刹,历经1500多年的沧桑变迁,见证了扬州的兴衰更迭。作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大明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文化典籍,每一块砖瓦、每一尊佛像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01

千年古刹的历史沿革

大明寺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初名“栖灵寺”。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大明寺在历史上曾多次更名,最终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现存的大明寺主体建筑多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保留了清代建筑的风格与特色。

02

古朴庄严的建筑布局

大明寺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中部主体寺庙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每一座建筑都透露出肃穆与神圣。山门上的“栖灵遗址”匾额,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所书,苍劲有力,彰显着古刹的历史底蕴。

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像和四大天王,威严庄重。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大佛,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殿脊嵌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03

栖灵塔:九层佛塔的壮丽景观

寺内的标志性建筑栖灵塔,高耸入云,塔身九层,内部供奉着舍利子和一尊楠木佛塔。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大明寺,远眺瘦西湖与扬州城的美丽景色。栖灵塔不仅是大明寺的制高点,也是扬州城的重要地标。

04

鉴真纪念堂: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

大明寺之所以名扬海内外,与唐代高僧鉴真大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生于武后垂拱四年。14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27岁回扬州大明寺,被推举为住持。他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兴戒坛、讲法诵经、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成为一方宗首。

为了弘扬佛法,鉴真大师决心东渡日本。他不顾弟子们的犹豫,毅然决然地说:“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经过五次失败,双目失明的鉴真大师终于在66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实现了弘法东渡的夙愿。

在日本,鉴真大师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广授书画技艺、推广医药饮食,被日本人尊为“盲圣”、“日本律宗太祖”、“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之恩人”。1980年,鉴真大师像曾回国巡展,在扬州大明寺展出7天,瞻仰者达17万余人,成为中日友好交流的重要见证。

05

西园:江南园林的精致典雅

大明寺的西部是后花园——西园,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园内假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水清澈,是放生池。湖东的乾隆御碑亭内立着三块乾隆御碑,记录着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的题词和诗篇。而湖中的“天下第五泉”更是名扬四海,这个“第五”的评定来自于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

06

信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明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之地,也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场所。每年的腊八节,大明寺都会举行盛大的放粥活动,这一传统已延续千年。腊八粥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富含营养,寓意着五谷丰登、平安幸福。在五行理论中,腊八节的米粒象征着土与木的结合,符合丰收之道。腊八节不仅是一个施粥的日子,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明寺还定期举办各种佛事活动,如每月的初一、十五诵经祈福,每年的佛诞日、观音诞辰等重要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信徒参与,也成为游客了解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07

游览体验: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游览大明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观光,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从山门到大雄宝殿,从栖灵塔到鉴真纪念堂,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登上栖灵塔,俯瞰扬州城的美景,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在鉴真纪念堂前驻足,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化使者;在西园漫步,品味江南园林的精致与雅致。

大明寺不仅是扬州的宗教文化中心,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感受这座千年古刹的魅力。大明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寻其“信仰密码”。

扬州大明寺,这座历经1500多年沧桑的古刹,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扬州乃至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不仅见证了扬州的兴衰变迁,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今天的大明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续写着新的文化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