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投入33亿修复海洋生态,海南岛成绿色旅游新地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0: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投入33亿修复海洋生态,海南岛成绿色旅游新地标

海南岛,中国最大的海岛,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海之上。这里不仅拥有壮丽的山川、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森林,还有特别的珊瑚礁和热带雨林。近年来,海南岛在生态保护和绿色旅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01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海南岛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2019年以来,中央和省级累计投入33亿元实施29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全省共清理和修复海岸带152.33公里,新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225.94公顷,新修复珊瑚礁27.8公顷。

在儋州老市村,通过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昔日因河道淤堵而废弃的养殖塘,如今已恢复成生机勃勃的盐田和生态湿地。村民梁宝丽兴奋地表示:“环境好了,游客多了,特产销售量也蹭蹭涨。”据统计,盐田每月产古盐约4万斤,每斤售价5元,预计年产值可达240万元。

三亚蜈支洲岛通过珊瑚礁保护修复工作,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自2010年起,蜈支洲岛累计修复和保育珊瑚5.3万株,修复面积达5.6万平方米,周边海域珊瑚覆盖率从15%提升至37.08%。这不仅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还带动了潜水、水下漫步、海钓等休闲渔业项目的发展,旅游产业项目营收从2019年的约3.6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4.2亿元。

万宁小海通过退养还滩与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清退了8693亩养殖池塘及2.5万口养殖渔排,同时种植了3595亩红树林。如今,小海沿岸种植有20余种红树品种,成活率在90%以上。2023年,万宁市还成功售出220吨小海红树林的碳汇量,每吨售价110元,实现了生态价值的市场化变现。

02

绿色旅游蓬勃发展

海南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据统计,2021年海南接待游客量突破8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5%,旅游总收入达到1384亿元,同比增长30.9%。海南旅游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多元化的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方向转变。

三亚蜈支洲岛推出的“珊瑚宝宝”项目,邀请游客参与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不仅提高了游客的环保意识,还为景区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海口观澜湖高尔夫球场、文昌航天发射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等特色项目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此外,海南还大力发展高端酒店、度假村和SPA等设施,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

03

创新实践引领未来

海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例如,“渔船打捞垃圾”海洋垃圾多元共治模式,不仅有效减少了海洋垃圾,还为渔民增加了额外收入。这一模式已被生态环境部列入制度创新清单,向全国推广。

海南还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目前,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78.5%,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超50%。此外,海南还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如五指山脚下的毛纳村,通过发展生态茶园,让茶叶真正成了致富“金叶”。

04

未来展望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南岛在生态保护和绿色旅游方面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海南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引进更多优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生态旅游领域的地位。同时,海南还将继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海南岛,这颗南海明珠正以更加璀璨的光芒,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