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在海阳并网发电,年减排50万吨温室气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4: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在海阳并网发电,年减排50万吨温室气体

2021年12月16日,随着58台风机的全容量并网,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301.6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在海阳市南侧海域成功投运。这一项目不仅发出了山东省首度海上风电,也标志着海阳市在清洁能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装机规模301.6兆瓦,建设58台单机容量5.2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项目于2020年7月8日正式开工,仅用17个月就实现了全容量并网,创下了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纪录。据估算,该项目每年可向华北区域电网提供约803701千瓦时的清洁电量,减少近5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海阳市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作为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项目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环境效益,还为全国海上风电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实施路径。

海阳市位于黄海之滨,拥有长达216.4公里的海岸线和1829平方公里的海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发展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海阳市依托这一优势,全面推进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建设,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过程中,海阳市创新性地实施了“红链牵引”行动,通过链主企业带头建、支部建在项目上等方式,构建起“产业链党委牵头—属地党委协同—链上企业联建”的工作体系。这一模式不仅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还有效凝聚了产业发展合力。

在人才链建设方面,海阳市通过实施“人才牵引”计划,吸引200余名院士专家到海阳市调研合作,构建了从院士团队到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四级人才链条。同时,海阳市还建立了“红链管家”服务队,推出“1+1+N”管家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海阳市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海上风电。面对海上光伏这一新兴领域,海阳市同样展现出前瞻性的布局。尽管海上光伏在中国仍处于萌芽期,但海阳市所在的山东省已将其纳入重点发展领域。专家指出,海上光伏可以将电源与终端用户的距离拉近,为解决远距离传输难题提供可能,同时降低发电成本。

当然,海上光伏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海况和政策缺失等挑战。专家建议,发展海上光伏需要克服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挑战,但前景广阔。海阳市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成功经验,无疑为其在海上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海阳市将继续加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巩固其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海阳市有望在海上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清洁能源发展贡献更多“海阳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