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冬偏晚4天,今冬气温偏高但冷暖起伏大
北京入冬偏晚4天,今冬气温偏高但冷暖起伏大
北京已于11月4日正式入冬,比常年偏晚4天。今年冬天什么时候下第一场雪?这个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气象专家的解读。
11月11日,北京市气候中心正式宣布冬天的到来!根据2024年北京气象观测代表站观象台站的记录,入冬日期为11月4日,而常年(1991年至2020年平均)入冬日期为10月31日,因此今年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4天。
那么,北京是如何判定入冬的呢?
据介绍,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国家标准(GB/T42074-2022):依据当年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在首次连续5个满足小于10℃的滑动平均值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9天)中,按第一个小于10℃的日期作为冬季起始日。
其中,滑动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是通过选取一段时间内的气温数据进行平均计算。具体来说,5天滑动平均气温是指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之和除以5。
根据前期实况,北京自11月6日起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开始小于10℃,并于11月10日达到连续5天小于10℃,其所对应的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10℃的日期为11月4日(7.8℃),据此可判断2024年“入冬”日期为11月4日。
今年冬天为何来得略晚一些?
北京市气候中心表示,今年“入冬”日期偏晚,主要原因是10月下旬中期以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西伯利亚高压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偏弱,同时北京地区上空受高压脊控制。
这种环流形势不利于中高纬度地区冷空气南下影响北京地区,导致北京地区10月下旬中期至11月初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使得今年“入冬”日期偏晚。
初雪还有多远?
前段时间,北京部分区域已经飘下了雪花,但这是否意味着初雪已经到来呢?
据统计,北京初雪日最早为10月31日,出现在1987年。根据1961年-2022年初雪日期统计,平均初雪日为12月3日。
在气象学上,满足以下2个条件之一的第一个降雪日定义为该年北京地区的初雪日:
- 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
- 城区5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或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大于等于0.1mm。
据此来看,虽然此前已有区域飘雪,但还未能达到北京初雪的标准。初雪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今年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
针对网友关心的冬季气温问题,中国气象局给出了答案。
中国气象局表示,今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季内气温冷暖起伏显著,发生过程性强降温的可能性大。
△11月初,哈尔滨迎来2024年初雪。
其中,冬季东北中北部、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中东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冬季西南地区东南部、华中西南部、华南西部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冰冻天气。
本文原文来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