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斯坦福研究:思维模式影响学习,4法培养成长型思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0: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斯坦福研究:思维模式影响学习,4法培养成长型思维

“我怎么努力都学不好,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学这个?”
“这次考试又没考好,看来我真的不是学习的料。”

这样的想法,你是否也曾有过?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她的著作《终身成长》中,首次提出了这两种思维模式的概念。她指出,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会对其学习、成长乃至人生轨迹产生深远影响。

成长型思维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不断提升的。持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勇于面对挑战,坚持不懈。

固定型思维则认为,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人,往往害怕失败,担心失败会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倾向于避免挑战,容易在遇到困难时选择放弃。

德韦克教授通过一项针对小学生的实验,揭示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实验中,两组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分别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反馈:一组被称赞“你真聪明”,另一组则被称赞“你很努力”。结果发现,被称赞聪明的学生在后续面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时,表现出了更大的退缩倾向,因为他们害怕失去“聪明”的标签;而被称赞努力的学生则更愿意迎接挑战,展现出更强的学习动力和韧性。

这种差异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尤为明显。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会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视为提升自己的机会,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而持有固定型思维的学生,则可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的能力,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那么,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呢?

首先,家长和教师需要转变对成功的定义。不应仅仅关注结果,而应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不要简单地说“你真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的努力:“你付出的努力真的得到了回报!”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也要鼓励他们:“没关系,让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找到解决的办法。”

其次,设计启发性的问题链也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有信心。

此外,鼓励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也非常重要。目标不应过于宏大,而应具体、可实现,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例如,与其设定“我要在下次考试中拿到满分”的目标,不如设定“我要掌握这个单元的所有知识点,每天花30分钟复习”。

最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也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正如[[2]]中提到的,合理的时间管理、有针对性的刷题、及时总结错题等方法,都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体会到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成就感。

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但一旦养成,它将成为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帮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更大的成就。

正如德韦克教授所说:“如果父母想给孩子一份礼物,他们能送的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的孩子热爱挑战,对错误感兴趣,享受努力,并不断学习。这样,他们的孩子就不必成为赞美的奴隶。他们将用一生的时间来建立和修复自己的信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开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成长之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