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清朝皇帝的餐桌礼仪:从早膳到晚膳的皇家用餐规矩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2: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清朝皇帝的餐桌礼仪:从早膳到晚膳的皇家用餐规矩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餐桌礼仪堪称极致。他们的用餐时间和地点都极具讲究,每天仅吃两顿正餐,早膳简单,晚膳则极为丰盛,常享满汉全席。用餐时,皇帝坐拥豪华膳房,身边有侍膳太监伺候,还有专人试毒保障安全。“菜不过三口”的规矩更是防患于未然。这些餐桌上的细节,无不体现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仪。

01

皇帝的餐桌规矩

在清朝,皇帝的餐桌礼仪堪称极致。他们的用餐时间和地点都极具讲究,每天仅吃两顿正餐,早膳简单,晚膳则极为丰盛,常享满汉全席。用餐时,皇帝坐拥豪华膳房,身边有侍膳太监伺候,还有专人试毒保障安全。“菜不过三口”的规矩更是防患于未然。这些餐桌上的细节,无不体现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仪。

02

用餐时间与餐次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两顿正餐,早膳和晚膳,并且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至八点半进行,晚膳在十二点至下午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提早一个小时。两顿正餐之后,各加一顿小吃,时间不固定,如果皇帝临时想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上。

03

用餐环境与人员

皇帝平时用膳的地点不固定,大多在寝宫的东、西间或办事场所。用膳时,东西两边不得走人,上菜的人全部走中间南门,东西两边是给皇帝留用的,因为皇帝要坐东朝西用膳。膳房太监负责摆好膳桌,铺上桌单,开膳时间一到,侍卫便通知御膳房将膳食送上,这叫“传膳”。然后,太监们便手捧红漆盒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规定位置摆放好,无关人员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监。这时,皇帝在太监簇拥下步入膳桌入座,准备用膳,四名太监垂手立于皇帝身后,一名年长的侍膳太监则站在一旁,负责给皇帝布菜。

04

菜品与用餐规矩

皇帝吃的饭菜,一般为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外加火锅、粥、汤等,加在一起大约有二十几品。由于皇帝用膳都严格按照祖制家法,所以吃起来恐怕是了无兴致,只不过图个排场和程式而已。但是,虽然菜有这么多,但无论哪道菜,即使它再可口,皇帝都不能连吃三口,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叫作“吃菜不许过三匙”。因为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是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一来怕有人在膳食上打主意,投毒谋害皇帝;二来也是不想皇帝的爱好被人假借,形成招摇撞骗。站立在皇帝身后的四名太监便是专门执行家规的,即便是皇帝,也得遵循老祖宗定的规矩。皇帝用眼睛看哪个菜,侍膳太监便将那个菜朝皇帝身边挪近一点,然后用羹匙舀进布碟里。假如皇帝吃后说了句“这个菜不错”或是赞许点头,传膳太监就再替皇帝舀一次,同时将这个菜朝后面退,不能再舀第三次。如果连舀三次连吃三口,那四个太监中为首的一个就会叫一声:“撤”其余太监便将这个菜撤下去,而且此后十天半月就不会再见到这个菜了。宫中把这个规矩称作“传膳不劝膳”。总之,皇帝的用膳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不能让人轻易掌握规律。

05

满汉全席

作为皇家盛宴的满汉全席,是清朝时期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宴席,最初由康熙皇帝设立,旨在化解满汉矛盾。满汉全席的菜品极为丰富,包括山珍、海味、禽类、草本等多种食材,每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在清朝,满汉全席分为宫内和宫外两种,宫内专供皇室成员享用,宫外则由满族官员主持,招待钦差大臣。现代的满汉全席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简化,但仍保留了其奢华和象征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