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乌梅食疗方,告别鼻子痒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0: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乌梅食疗方,告别鼻子痒

鼻子痒是许多人在春季常见的问题,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更是苦不堪言。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产生主要是正气与邪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春季五行属木,其时多风,风为六邪之首,其在过敏的形成中尤为重要。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风邪肆虐的季节。风邪外袭、郁于肌肤、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使皮肤诱发风团丘疹。风善行而数变,致病骤起骤消、游走不定,遍及全身、瘙痒无度,侵犯于肺、肺失宣肃,则咳嗽、气喘、鼻塞、喷嚏、流涕。根据个人体质状态不同,以及气候条件差异和感邪时机不同,可能形成风寒、风热、风湿等多种病理状态。若身体禀赋不足,体质薄弱,也易在春季过敏,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过敏体质相似。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为4周内),鼻炎会暂时好转。

中医防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关键在于调理患者的过敏性体质,揪出长期隐藏的邪气,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从其病因入手,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通过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达到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作或减轻发作程度的目的。

乌梅,这一源自古老中国的神奇果实,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涵,还蕴含着深厚的药食同源智慧。在炎热的夏日,一杯由乌梅熬制而成的酸梅汤或是酸梅膏,总能瞬间激活味蕾,酸甜可口、舒爽怡人。其生津止渴的功效让人不禁联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利用“望梅止渴”的智谋,激励士兵克服干渴,继续前行。亦有曹公与刘备青梅煮酒时,“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搭配青梅,是《三国演义》中最为华丽的铺陈——“青梅煮酒论英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味具有传奇色彩的中药——乌梅。

乌梅,别名:酸梅、梅实、干枝梅、杏梅等,是蔷薇科梅树接近成熟时采摘的果实,经过特殊的低温烘干及闷制过程,最终转变为深邃的黑色,这不仅是颜色的转变,更是其药效与风味的升华。自古以来,乌梅在中医药领域便占有一席之地,药学巨著《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将其列为中品药材,认为乌梅性平味酸涩,能够影响肝、脾、肺、大肠等多个脏腑,发挥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等多种功效。对于那些长期咳嗽不止、腹泻痢疾、体内虚热引起的消渴以及因蛔虫引起的呕吐腹痛等症状,乌梅都是一个宝贵的自然疗法选择。《伤寒杂病论》认为,梅有止咳、止泻、止痛、止血、止渴的“五止”作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乌梅作为一个文化气息很浓的药材。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以食疗的形式发挥着它的健康益处。比如乌梅粥、青梅酒、话梅、梅子茶、酸梅汤……让人们在舌尖心底留下绵长的记忆,那就我来推荐几个食疗方!

养肺止咳,乌梅粥

材料:乌梅10-20颗,大米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加适量冰糖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可以用于治疗干咳少痰,咽喉,口舌干燥即肺阴虚所致咳嗽。

过敏食疗方,固表粥

材料:乌梅15克、黄芪20克、当归12克、粳米100克。

做法:乌梅、黄芪、当归放砂锅中加水煎开,再用小火慢煎成浓汁,取出药汁后,再加水煎开后取汁,用汁煮粳米成粥,加冰糖趁热食用。

功效:具有益气养血脱敏功效,适合过敏体质易发皮肤过敏者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乌梅益处良多,但因其酸涩收敛的特性,并非人人皆宜。药师提醒,对于外感风寒初起或体内有实热积滞导致的咳嗽、脾胃虚弱者、有消化性溃疡或胃酸过多者,应当避免使用乌梅,以免造成身体不适,儿童尽量少吃。因此,在享受乌梅带来的健康效益的同时,根据医生的指导,依据个人体质合理选用,方能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