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POCT法成甲流检测新利器,25分钟出结果准确率超六成
核酸POCT法成甲流检测新利器,25分钟出结果准确率超六成
随着甲型流感(甲流)再次来袭,快速准确的诊断变得尤为重要。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研究表明,核酸即时检测(POCT)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而且其阳性检出率远高于传统的胶体金法。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甲流的诊断速度和准确性,为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当前流感高发期,核酸POCT法成为了许多医疗机构的首选检测方法。
核酸POCT法的技术原理与优势
核酸POCT法是将分子诊断技术和POCT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具有智能化、便携化、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势。它能够在实验室和医院外由非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完成检验,特别适合在流感高发期快速筛查患者。
以北京卡尤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闪测小闪舱”为例,该设备采用集成式微流控技术,将试剂配制、核酸提取、RT-PCR扩增和靶标检测等功能集于一体。其检测全流程在封闭式耗材内自动完成,实现了“拭子进、结果出”的简化操作。该设备的检测时间仅需25分钟,且准确可靠,自带内部质控品,全程封闭无污染,可室温储存和运输。
与传统检测方法的对比
与传统的胶体金法和荧光PCR法相比,核酸POCT法在检测效能、灵敏度和样本周转时间(TAT)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检验科的研究随机收集了56例疑似甲流感染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分别采用胶体金法、核酸POCT法和荧光PCR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胶体金法检出甲流阳性18例(32.14%),荧光PCR法检出阳性34例(60.71%),而核酸POCT法检出阳性35例(62.50%)。胶体金法和核酸POCT法的TAT均小于60分钟,而荧光PCR法则需要约240分钟。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胶体金法与荧光PCR法的符合率为71.43%,而核酸POCT法与荧光PCR法的符合率高达98.21%。胶体金法的灵敏度仅为荧光PCR法的52.94%,而核酸POCT法与荧光PCR法的灵敏度相当。
在2023年甲型流感暴发期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核酸POCT法的优势。行胶体金法甲流抗原检测的12,107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34.92%;而行核酸POCT法甲流检测的7,924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高达71.02%。在不同年龄组中,核酸POCT法的阳性检出率也普遍高于胶体金法。
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病原微生物诊断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到1664亿元,病原微生物诊断作为重要门类之一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全球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54.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58.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1%。中国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68.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3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6%。
尽管核酸POCT法具有诸多优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由于简化了核酸提取、片段扩增和信号检测的过程,提取的核酸样本中往往杂质较多,容易对后续的PCR反应产生抑制,导致准确性较差、不同平台检验结果不一致等问题。此外,分子POCT技术标准缺乏,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总体而言,核酸POCT法在甲流快速诊断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它不仅提高了检测速度和准确性,还降低了对专业人员和设备的依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体系的完善,核酸POCT法有望在未来的病原微生物诊断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