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儿童颅缝早闭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家长必读:儿童颅缝早闭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小光刚出生时,父母就觉得宝宝头型好像偏长,当时以为是生产时产道挤压造成的,随着孩子长大慢慢就会长好。可如今小光2岁了,使用了各种办法,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小光父母的描述,而小光最终被诊断为颅缝早闭(狭颅症)导致的小头畸形。
颅缝早闭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头型异常、前额狭窄等。这种疾病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脑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及早发现宝宝是否患有颅缝早闭呢?
颅缝早闭的主要症状
颅缝早闭的主要症状包括:
头型异常:这是最直观的表现。比如舟状头(头型狭长)、斜头(头部一侧扁平)等。家长可以通过对比同龄孩子的头型,或者观察孩子头部形状是否对称来判断。
前额狭窄:由于颅缝限制,前额骨生长受限,看起来比正常孩子更窄。
头皮静脉扩张:在一些病例中,可以观察到头皮静脉比平常更明显。
头围异常:头围增长缓慢或异常增大。家长可以定期测量孩子的头围,并与标准头围增长曲线对比。
其他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或眼球突出等,这些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如何及早发现
定期监测头围:从出生开始,定期测量孩子的头围,并记录下来。如果发现头围增长过慢或过快,应及时就医。
观察头部形状:注意孩子的头部形状是否对称,是否有异常隆起或扁平的区域。
关注发育里程碑: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些发育阶段明显落后,如抬头、坐立等,应提高警惕。
定期体检:带孩子定期进行体检,医生会通过触诊等方式检查颅骨发育情况。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国际儿童颅底学会创始人Di Rocco教授强调,颅缝早闭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婴儿期是脑部快速发育的关键阶段,颅缝早闭会限制颅腔容积,影响大脑发育。早期手术可以最大可能地为宝宝争取成长空间,降低智力受损风险。
及时就医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X光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诊。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扩大颅腔容量,改善大脑发育环境。
颅缝早闭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大多数孩子都能恢复正常生活。因此,家长的细心观察和及时行动至关重要。同时,孕期保健、避免头部外伤、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预防措施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