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新研究:每天3杯咖啡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新研究:每天3杯咖啡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7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a4d3856145cf
2.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108A093SO00
3.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7b88460281f.html
4.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693/8265294?from=wj_catelistnews&zh-cn
5.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0829/b7dfc1ac4ea74c88bcfc7b533994e2c2/c.html
6.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2dd858e8659.html
7.
https://www.imagingcoe.org/tw/column/107/daily-coffee-heart-health

“咖啡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一直是热议话题。最新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咖啡因(每日不超过400毫克,约等于4杯咖啡)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益处,如改善血液循环。然而,过量摄入则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因此,合理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是关键。你平时喝多少咖啡呢?有没有感觉到什么变化?欢迎分享你的经历!”

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CM)的发病率随之增加,正在正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CM被定义为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卒中(中风)中的至少2种。

近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柯朝甫团队在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期刊发表了题为:Habitual Coffee, Tea, and Caffeine Consumption, Circulating Metabolites, and the Risk of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的研究论文。

这项新研究显示,经常摄入适量的咖啡和咖啡因,可能会对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产生保护作用,包括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卒中(中风)。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可以在CM发展的几乎所有阶段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论文通讯作者、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柯朝甫副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提示我们,每天喝三杯咖啡,或摄入200-300毫克咖啡因,可能有助于降低没有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个体罹患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用咖啡、茶和咖啡因对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具有保护作用。然而,这些饮料对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发展的潜在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研究团队回顾了有关这一主题的现有研究,发现患有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人的全因死亡风险是无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人的2倍,而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更是高出近4-7倍。此外,与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相比,CM可能会带来更高的身体功能丧失和精神压力风险。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该样本库是一项大型且详细的纵向饮食研究,参与者人数超过50万,他们的年龄在37-73岁之间。研究团队排除了样本库中那些咖啡因摄入量信息不明确的参与者,最终纳入分析的参与者总数为172315人,他们在基线时未患有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而咖啡和茶摄入量的分析则纳入了188091名相应参与者。参与者的心脏代谢疾病结局通过自我报告的医疗状况、初级保健数据、住院患者数据和链接到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死亡登记记录确定。

该研究发现,在没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参与者中,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量与新发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的风险呈负相关,那些适量饮用咖啡或适量摄入咖啡因的人风险最低。适量的咖啡或咖啡因摄入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所有发展阶段呈负相关,包括从无病状态转变为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然后再转变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

具体来说,与未摄入咖啡因或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低于100mg的人相比,适量饮用咖啡(每天3杯)或适量摄入咖啡因(每天摄入量为200-300毫克)的人新发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的风险分别降低了48.1%或40.7%。该研究还发现,共有80-97种代谢物(例如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脂质、组氨酸和糖蛋白乙酰基)被确定与咖啡、茶或咖啡因摄入和新发CM相关。

咖啡、茶和咖啡因摄入量与心脏代谢多重疾病关联

柯朝甫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强调,将适量咖啡或咖啡因的摄入作为健康人群的饮食习惯,可能对预防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有深远的益处。

“临床内分泌暨代谢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9月17日刊出中国与瑞典专家长达12年的长期研究结果,发现每日摄取200至300毫克的咖啡因,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风险,虽然每日超过400毫克风险也不会降低,但也不会增加风险。

然而美国专家接受NBC访问时指出,其他研究发现,过量咖啡因会增加失智、中风与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拉高血压。同时,红茶或咖啡并不是只有咖啡因,还有其他成分,降低风险很可能是综效所致,并非单纯靠咖啡因就能降低风险。另外,市售的咖啡或红茶饮品通常还有其他添加物,它们增加的风险也该考虑进去。

期刊发表的研究指出,每天摄取200至300毫克的咖啡因,较每天100毫克更能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的风险,咖啡降低的幅度达到50%,茶或咖啡茶约40%。换算成杯,咖啡约两至三杯,茶约三杯,但是超过三杯以上,风险就不会再降低,就算每天的咖啡因摄取量超过400毫克,也没有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负作用。(副作用side effect为中性,负作用negative effect为负面)

研究样本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开始时是37岁至73岁的17万2000人,他们都习惯喝咖啡因饮品,且没有罹患过心脏血管代谢疾病,经过12年的追踪后得出上述结论,并发现就算得了心血管代谢疾病,每天适量喝咖啡也能避免罹患另一种心血管代谢疾病,原因可能是咖啡因有助代谢物质产生。

不过,「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与「妙佑医疗」(Mayo Clinic)的专家接受NBC访问时都说,研究结果有其局限,不能一体适用,因为红茶与咖啡还有其他物质,这项研究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因素,只研究咖啡因的影响,因此风险降低,不见得全是咖啡因的功劳。

部分原因是,咖啡因对高血压病患更加危险,因为它会增加血压。至于市售的咖啡或茶,经常都有奶油、糖浆等添加物,不只卡路里高,还会增加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风险。因此美国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只能说,每天喝点咖啡会有帮助。

咖啡之所以深受喜爱,除了其独特的味道外,更在于它能带来愉悦感及提神醒脑的功效。咖啡中含有咖啡因、丹宁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及微量石灰等成分。正是复杂成分的相互作用,使得不同种类的咖啡在味觉上展现出各异的甜度、酸度、香醇度与纯净度。

咖啡因作为咖啡中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同时也是苦味的主要来源。它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适量摄入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保持清醒,提升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咖啡的苦涩感也多源于咖啡因的味道。此外,咖啡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成分,如钾、镁、锌和铬等,这些矿物质对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项生理功能也有很大的助益作用。

咖啡的健康效应都是建立在适当饮用基础上,那么,究竟多少才算适量呢?

这主要取决于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一般而言,正常人若一次性摄入超过400毫克的咖啡因,出现不适症状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因此,建议每日摄入咖啡因的量应控制在400毫克以下。以速溶咖啡为例,每份(通常指一小包或一杯的量)的咖啡因含量为50~70毫克,所以每日饮用不宜超过6份。而对于手冲咖啡,其每杯的咖啡因量约为100毫克左右,因此每日饮用3~5杯较为适宜。

此外,每日咖啡的饮用量还与个人体重、咖啡种类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体重较轻的人建议相应减少饮用量;若饮用的是咖啡因含量较高的意式浓缩咖啡,也应适当减少饮用量。除了咖啡,许多日常饮品如可乐、茶、奶茶等也含有咖啡因,因此在喝了这些饮料后,也要记得减少咖啡的饮用量。

喝完咖啡之后心跳加快,这是心脏病吗?

喝完咖啡后心跳加快,并非直接表明患有心脏疾病,但这一现象仍需引起重视。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心率明显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并促进血流速度加快,同时还会增加呼吸频率和胃肠道蠕动速度。这些生理反应的程度因人而异,受个体对咖啡的耐受性以及所饮咖啡浓度的影响。例如,经常喝咖啡的人可能对此一点感觉都没有,但对咖啡因不耐受的人则会觉得心慌、心悸、头晕不适。而且,咖啡浓度越高,症状就会越明显。因此,在享受咖啡带来的提神效果时,也需留意自身的身体反应,适量饮用。

那如果咖啡喝多了,真会诱发心脏疾病吗?

适量饮用咖啡通常不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长期过量饮用则可能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

一方面,大量咖啡因的摄入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这是因为高剂量的咖啡因会显著提高心率和血压,给心血管系统带来压力,进而增加心律失常或心跳不规则的风险。而心率的增加又会导致心肌耗氧量上升,心律失常还可能引发心脏供血不足,这些都会增加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

另一方面,过量咖啡摄入还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脏器供血不足。咖啡中的某些酸性物质和咖啡因均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这可能使身体主要脏器的血流减少,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进而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此外,过量饮用咖啡还可能加速血管硬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喝咖啡只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而非直接致病因素。适量饮用咖啡并不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尽管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草酸等成分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钙的流失,但这种影响相对有限。人体内的钙代谢存在着动态平衡,当通过尿液等途径排泄的钙增多时,肠道会相应提升钙的吸收率来弥补损耗。因此,只要保持饮食均衡,适量喝咖啡并不会导致钙缺乏。

咖啡真的会让人上瘾吗?

咖啡确实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但其戒断反应通常不会对身体和精神造成长期影响。长期饮用咖啡会使身体对咖啡因产生轻度的依赖,因为咖啡因能刺激大脑产生轻度欣快感,并与脑内的腺苷受体结合,让神经元的活动“不衰减”,让人有缓解疲劳的感觉。当每日咖啡因摄入量超过100毫克时,身体可能依赖。若停止摄入咖啡因12~24小时,可能会出现头疼、疲劳、焦虑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即“咖啡因戒断”。但这种反应与毒品和精神类药物戒断时产生的持续性反应不同,大多数人可在2~3天内恢复。

哪些人不适合喝咖啡呢?

尽管咖啡能够带来身心愉悦,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对于正处于身体和神经发育重要时期的儿童青少年,以及对咖啡因敏感的人,长期失眠的人,患有胃肠道疾病和骨质疏松的人,不建议喝咖啡。咖啡还可能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因此缺铁性贫血患者也应避免饮用。孕妇喝咖啡也需谨慎,建议每日不超过1杯。咖啡也不宜与麻黄碱类感冒药同服,以免出现“过量服药”的症状。

此外,对于经常熬夜和加班情况的人,试图通过喝咖啡“续命”是不现实的。咖啡只能提供短暂的大脑兴奋,一味增加咖啡的量,不仅会导致咖啡因依赖,还可能加剧精神焦虑和失眠。因此,建议从长远角度考虑,给予大脑和身体充分的休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