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传福:父母双亡,嫂子卖嫁妆养他,现百亿身家报答兄嫂
比亚迪王传福:父母双亡,嫂子卖嫁妆养他,现百亿身家报答兄嫂
2023年,比亚迪汽车获得了四个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集团销量冠军、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不知道在看到这些优异成绩的时候,比亚迪老板王传福的心里想了些什么。
回望来时路,这位来自安徽芜湖的“农村娃”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世界顶峰。
回望来时路
1966年,王传福出生于安徽芜湖的一个木匠家庭,家里八个兄弟姐妹,他排第二,除了他和大哥王传方,剩下的都是女娃儿。
和大家想的可能有点不一样,刚开始,王传福的家里并没有因为儿女众多而贫困。相反,由于父亲做木匠的手艺不错,来王传福家里订做家具的人络绎不绝,一家人过的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也还算其乐融融。
然而,在王传福13岁的时候,意外却降临到了这个家庭,父亲因为病重离去,留下了八个还未长大的孩子。没等孩子们来得及悲伤,压力一下子来到王传福和大哥王传方两个人的身上,他们是家里仅有的两个男娃,理应担当起照顾女人的责任。
很快,问题摆在了他们两个男娃的面前。由于家里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两人只能选定一个人去上学。哥哥王传方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将唯一的上学机会留给了弟弟,自己扛起了为家里赚钱的任务。在此之后,王传福像是变了一个人,我们从当地人的口里大概可以听个大概,在邻居的眼里,从那以后,王传福开始变得不爱笑了,在老师的眼里,一位曾经带过王传福的老师评论他为自己带过的最努力的学生。
变故再起
饶是王传福那样的努力,命运却并没有放过这个小家庭。两年后,正在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王传福听到了母亲病危的消息,消息传来,当时正在考试的他直接推掉了剩下的两场考试,飞快地向家里奔去,想要和母亲临终“再告个别”……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愿望,老天爷却没有帮他实现。当王传福回到家时,母亲却已经闭上了双眼……两年间,痛失两位亲人,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当局人才可以体会。两场考试未考,王传福的努力也随之付之东流,只是进入了一所普通的中学。
嫂子的到来
不久后,又一位家人加入到了这个家庭,王传福的嫂子,王菊秀。
多年后,王传福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哥哥嫂嫂,眼里尽是感激。王菊秀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女人,决定和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在一起后,她并没有嫌弃王传方的家庭情况不好,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王传方。来到家里后,王菊秀简直像照顾自己弟弟一样照顾着王传福,这也是王传福最难受的一段时光,因为每次上学回来他都要伸手问嫂子要钱,印象最深的一次,嫂子将家里翻了个遍都凑不出他那一次的生活费。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菊秀咬了咬牙,挨家挨户地去借,就这么一点一点地借出了他的生活费。目睹着这番情景,王传福自然知道世情冷暖,自然也知道谁对他好。
进入大学后的王传福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传福的努力终于在考大学的时候得到了回报,那一年,他被中南工业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南大学录取。
要知道,当时可是1983年,大学生的“含金量”可是比现在高得多,哪家哪户要是出了个大学生,那都快赶上全村庆祝了。然而,问题来了?学费从哪里出?哥哥嫂嫂的孩子刚刚出生,吃穿用哪里都需要钱,王传福此时也没有经济来源,高昂的学费成了拦在王传福面前的一座大山,更别说,还要考虑到上大学之后的钱了。
只能说,难,非常难。
“铁饭碗”
就在这个时候,嫂嫂从里屋的箱子里拿出了一对金耳环——那也是她唯一的嫁妆,哥哥也从那时候开始更加卖力地开始工作。当得知自己的学费是嫂嫂通过变卖嫁妆得来后,王传福已经是泣不成声。
在大学里的那几年,王传福没有辜负哥哥嫂嫂的期望,在1987年,从中南工业大学毕业后,王传福通过优异的成绩来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公费攻读硕士。
在这期间,他已经开始在上学期间做一些兼职,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他将剩下的钱存了起来,全都给了哥哥嫂嫂,而哥哥嫂嫂们也一分没收,全都给他存了起来,为他以后娶媳妇儿做准备。1990年,硕士毕业后,由于表现优异,王传福被留在了学校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也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听到这个消息的哥哥嫂嫂都松了一口气,能端上“铁饭碗”,那也算是工资稳定,以后生活不用太发愁了。然而,很快,王传福便要砸了这个“铁饭碗”,这件事也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砸碎铁饭碗”
那个时候,在王传福的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多赚点钱,好好报答自己的哥嫂。显然,“铁饭碗”赚的钱是不太够的,虽然当时的王传福已经通过优秀的个人能力成为了副主任,然而,实际上,离他想的,还是不差的太多。
就在这个时候,转机出现了,三年后,王传福以学院副主任的身份被委派到一家电池公司做总经理,在这里,他很快发现其中隐藏的商机。
于是,他将自己的“铁饭碗”砸碎了,决心去创业。听到这个消息,哥哥嫂嫂都来劝阻,他们可以说是“一针一线”地将王传福给养这么大,其中的艰辛,他们肯定也是最为了解,作为王传福的亲人,他们当然还是想着能让自己的弟弟可以稳定一些,万一失败了,那可是一无所有。
后来,王传福在回忆这段过去的时候说道:“当年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梦想,是生活所迫,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结婚的时候,连房子都没有,我们住在一个已经出国的同事家里,借了两百多万人民币……”
将日本电池赶出中国
在告诉哥嫂其中的利弊后,王传福拿着借到的两百多万,成立了“比亚迪”公司。至于为什么叫“比亚迪”这个名字,这个来自农村的老板朴实地回答道:“因为当时深圳的企业比较多,很多公司的名字都注册了,比亚迪这个名字比较怪,比较怪的话容易通过……”
于是乎,背负着哥哥嫂嫂的期望,王传福创立的比亚迪公司开始进军电池行业,在当时,大哥大遍地走的年代,可以说,中国的电池市场大部分都是被国外所垄断。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日本,当时,日本在电池市场上可是占着不少的份额。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传福带领团队,一路攻克难关,造出了性价比极高的电池。在比亚迪如此性价比电池的对比下,很快日本的那些电池逐渐退出了中国市场,大大小小的电池公司不知道倒闭了多少家。
很快,比亚迪便占领了中国的电池市场,在取得成功后,王传福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哥哥嫂嫂,哥哥王传方被他安排到了副总裁的位置上,除此之外,他更是一人送了一栋大别墅,三个人的房子紧紧相邻。
进军汽车领域,遭同行嘲笑
2003年,王传福盯上了汽车这个行业,带领着比亚迪开始进军电动汽车领域。
消息传来,业内一片讥笑,一个做电池的,竟然想下场做汽车,还是什么电动汽车?想去吧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当天,比亚迪的股价就下跌了百分之二十。这也展现了业内的态度,似乎没人看好这个从农村出来造电池的小伙子。
在那段时间,比亚迪汽车大胆地将中文按键运用到了车里,一时间,业内人士纷纷嘲笑比亚迪的“土”,似乎只有用了洋文,才能高大上起来。
中文真的很“土”吗?
这个“土”自然让比亚迪汽车的销量降了下去,然而,王传福却并没有因为销量而放弃中文。许多年后,他在采访中说道,“很多人觉得按钮要用洋文,好卖,当销量和理念出现冲突时,你会怎么选择?我们还是坚持,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有一天一定是复兴的,伟大的中国……”
随着电车行业逐渐被主流大众所认同,比亚迪也逐渐发展了起来,如今,王传福非但没有舍弃中文,还开创了秦汉唐宋元系列,而那些汽车上的中文汉字,也“逐渐好看”了起来……
2023年,在比亚迪的发布会上,王传福提起了创业的经历,“这条路虽然难走,我们仍然坚持走了二十年,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当说到这句话时,他再也没忍住,哽咽了起来……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王传福
【2】中国经济网:《王传福:我国新能源汽车变革正在突破迭代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