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发电超1.4万亿千瓦时,长江四大水电站如何平衡生态影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53: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发电超1.4万亿千瓦时,长江四大水电站如何平衡生态影响

长江上游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大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总装机容量达4646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水电站的规模。截至2024年5月,这四座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4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4.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1.2亿吨。然而,这些巨型水电站的建设,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水电站建设带来的生态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首先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以金沙江上游的波罗水电站为例,该电站建成后将淹没干流天然河道71.16公里,河段流态由急流型转变为缓流型。水电站日内调峰运行时,不稳定流下泄将对水文情势造成影响,坝下河段日内流量和水位存在较大变幅。这种水文特征的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

水电站建设还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06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坡耕地和泥石流等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三峡工程蓄水后,虽然泥沙淤积量小于设计阶段预测值,但库区及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仍需持续关注。

更令人担忧的是,水电站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波罗水电站所在河段分布有厚唇裸重唇鱼、青石爬鮡、长丝裂腹鱼等多种珍稀濒危保护及特有鱼类。大坝建设将阻隔库区与坝下鱼类等水生生物交流,进一步压缩鱼类等水生生物繁殖生长的适宜环境。此外,工程建设还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惊扰和伤害,破坏部分植被及野生动物栖息地。

02

生态保护措施与成效

面对水电站建设带来的生态挑战,国家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生态调度方面,波罗水电站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104.9立方米/秒,鱼类繁殖期3月至9月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209.7立方米/秒。通过生态调度,为鱼类繁殖提供适宜的水文条件。

水环境保护也是重要一环。水电站采取前置挡墙取水方式,设置库区、坝前及坝下水温在线监测系统,以优化水温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污(废)水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得外排。蓄水前开展彻底的环境保护清理,运行期配合相关地方部门加强库周污染管控。

在水生生态保护方面,统筹做好金沙江上游干支流鱼类栖息地保护工作,将相关河段划为鱼类栖息地保护河段。配合地方政府拆除相关水电站,对相关河段实施生态修复。同时,严格落实过鱼措施,制定鱼道运行管理规程,确保长期高效运行。

03

未来展望:平衡发展与保护

长江水电站的建设,无疑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未来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应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应不断创新生态保护技术,如智能生态调度系统、高效过鱼设施等,提高生态保护效果。此外,还应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统筹考虑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水电开发规划。

长江水电站的建设,是一场能源革命,也是一场生态考验。只有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