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在武汉:禁烟运动的序幕与近代史的开篇
林则徐在武汉:禁烟运动的序幕与近代史的开篇
1837年,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在武汉三镇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这场运动不仅成功销毁了大量烟土烟膏,还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禁烟斗争,最终奏响了“虎门销烟”的序曲。
禁烟运动的背景与措施
十九世纪初叶,鸦片烟雾早已弥漫武汉三镇,烟毒泛滥成灾。林则徐上任伊始,即发布《关防告示》,着手缉获私盐,查禁鸦片烟。他先后向道光帝三上禁烟奏折,痛陈若不严禁鸦片,“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并在《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中提出“禁烟六策”。
林则徐在武昌、汉口、汉阳开设禁烟局,委派得力官员查访开馆兴贩之徒,收缴烟土、烟膏及烟具,在三镇通衢要道、大街小巷遍张禁烟告示,明示政策,震慑烟毒。他下令“烟具先宜收缴净尽,以绝馋根也”,“呈缴者姑许自新,不咎既往”,“酌给药料,服食除瘾,以观后效”。同时,宽猛兼施,明令开馆兴贩之徒,限期自行投首,以示悔改,否则“严缉务获”,人即正法。
禁烟运动的成果
在短短三个月内,查烟馆、抓烟贩、搜烟土、缴烟枪,禁烟运动形成咄咄逼人之势。汉阳一举擒获大烟贩朱运升,当场在船上货箱内缴获烟土一千二百余两,烟膏八百多两。为此,林则徐还上书朝廷,为时任汉阳知县郭镜堂报功请赏。三镇许多烟贩与吸食者慑于严令,惧刑畏罪,自行投首,交出私藏自售的烟土烟膏及烟具。各禁烟局查获及接收自首缴呈的烟土烟膏共计“一万二千余两”,收缴烟枪“六千七百六十余杆”。林则徐即命将烟土烟膏过秤,烟具编号,造册登记。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九月二十六日,林则徐在武昌率同湖北巡抚及州县官吏,于督署外先行焚毁省城武昌所缴烟枪一千二百六十四杆及烟斗等。十月二十七日,林则徐与湖北巡抚张丘崧亲自督阵,除将汉阳县查获的烟土烟膏一万余两“暂贮藩库”外,把从三镇起获的烟土烟膏一万六千七百六十八两、烟枪一千七百五十九杆,集中在今武昌阅马场校场上,当众刀劈槌碎后销毁。即便是一些余膏残沥,也伴以桐油,再行烧透,将灰投入江心。
当时,三镇百姓赶往武昌阅马场观视焚烟者,络绎不绝,无不击节称快。这一焚烟壮举,无疑给对那些反对禁烟的“弛禁派”迎头一棒。禁烟之强大声势,迫使三镇烟民纷纷自行戒烟。林则徐“爱民如子”,亲自收集研究戒烟药方,设官配制断瘾丸。他亲手配制的断瘾丸,系久经采访所得,屡试屡验,对戒烟起到奇效。
总督示范,民间医师便争相研制各种戒烟良药。武昌、汉口各家药店所配戒烟药“无家不有,无日不售”,高丽参、洋参等断烟药皆涨价数倍,仍供不应求。短期内,不少烟民“亦恐性命莫保,相率改图”,戒烟后,身体康复如故,能从事正业。更有积瘾三十年的“鸦片鬼”,戒烟后居然“身体发胖,筋力复强”。故林则徐行踪所及之处,即有“瘾民妇在路旁叩头称谢,据云其男久患烟瘾,今幸服药所断,身体渐强”。
历史意义与影响
林则徐在武汉的禁烟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禁烟斗争的序幕。他的禁烟主张与禁烟成果,引起朝野上下禁烟呼声的日益高涨,逼迫道光皇帝从“明禁暗弛”的迷梦中幡然醒悟,遂上谕禁烟,并令林则徐晋见。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林则徐从武昌启程进京,向道光帝奏请断绝鸦片来源等应对之策。是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道光皇帝下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州督办查禁鸦片,从而,燃起一场虎门销烟之烈火。
文化遗产与纪念
2024年,正值林则徐虎门销烟185周年,鸦片战争博物馆与草莓音乐节在东莞联动举办“清风徐来·我们都是好苗子”活动,以时尚的姿态、潮流的表达,致敬英雄历史、告白伟大祖国、激荡热血青春,让“觉醒之门·英雄之地”的历史记忆,在青春的脉动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金秋十月,清风徐来!活动把“林则徐”请进了10月4日草莓音乐节现场!185年前,他在东莞虎门开启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壮举;如今,他从历史深处、从教科书中、从人们的刻板印象里穿越而来,再度回到他的“主场”,和新时代的“好苗子”一起摇摆,点亮近代史开篇地的热土。
在青春的旋律中,民族英雄与新时代青年距离更近了;近代史开篇地的历史与现代生活交织更紧了。知乎城市东莞负责人丁莹表示,乐迷朋友参观了鸦片战争博物馆后,把印有卡通林则徐的“好苗子”种子罐、特色饮品等文创,带到东莞草莓音乐节现场,让历史的传承与潮流结合,从静态的博物馆展览展示延伸至动感的音乐节情绪互动,有效撩拨了城市青年与近代史开篇地历史文化的共情。
来自湖北的张女士表示:“没想到能在草莓音乐节感受到虎门销烟的历史、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东莞,历史真正融入了年轻人的生活,历史精神真正流淌在年轻人的血液里。”
“头顶的太阳,燃烧着青春的余热,他从来不会放弃,照耀着我们行进……”一位东莞的乐迷表示,“当这句歌词在近代史开篇地东莞响起,就仿佛是对虎门销烟精神的一种深刻呼应与传承。”
乐动历史,音游古今。“林则徐”走进草莓音乐节,乐迷们也纷纷慕名走进鸦片战争博物馆,掀起了参观热潮,展厅、馆区人头涌涌。销烟池旧址和虎门炮台旧址,都是林则徐曾经踏足的土地。乐迷们纷纷跟随林则徐的足迹,在近代史开篇地上开启一场时空穿越之旅,实地感受那段课本里的历史。
“好苗子”来逛展!“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精神展”……一番参观下来,近代史开篇地的历史知识又增加了。“好苗子”游古迹!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威远炮台旧址、沙角炮台旧址……沧桑的遗址见证了虎门销烟的壮举和鸦片战争中的屈辱和反抗,英雄之地的历史回音在心间久久不能停息。“好苗子”盖章打卡!集齐“觉醒之门 英雄之地”“林则徐”“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抗英群雕”“虎门炮台”等印章,与近代史开篇地心心相“印”。
来自北京的夏女士在参观海战博物馆时表示,她因为草莓音乐节第一次来到虎门,以前只是从课本上学到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本次她通过参观“鸦片战争”陈列,感受良多。来自大朗的三位乐迷利用观看东莞草莓节的机会,结伴参观了海战博物馆,表示通过展览中西方各方面的对比,让他们感受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来自广西桂林的罗女士在草莓音乐节开场前的半天时间参观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内的销烟池旧址和“虎门销烟”陈列。她表示,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这次她借助东莞草莓音乐节、通过实地参观,获得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自佛山的大学生梁淮东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东莞,原本是为了草莓音乐节而来,但当他意识到这里是虎门销烟的发生地时,便立刻前往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东莞的历史非常丰富,我感到特别幸运,因为这个音乐节能够来到‘近代史开篇地’,小时候课本上的地方照进了现实,真的很震撼。”
10月3日、4日前往鸦片战争博物馆下辖的海战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及乐迷们,都不会错过“清风徐来·我们都是好苗子”的馆内场活动。在海战博物馆展厅东门的榕树下,“觉醒之门”“林则徐”“好苗子”等卡通化设计的打卡场景,为厚重的历史注入了青春的热情和生机。大家纷纷在这里拍照、拍视频,分享在近代史开篇地畅游的美好时光,还能领取“好苗子”种子罐、“好苗子”互动饮品等特别礼物。“‘愿以此杯敬华夏,且将初心赠山河。’这句话真好!”一位来自武汉的乐迷举起“好苗子”互动饮品,用手机拍下杯套上的这句话,她兴奋地说:“我要发朋友圈!”“觉醒之门,英雄之地,我们都是好苗子!”在林则徐卡通形象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小朋友整齐划一地喊出了这句口号,稚嫩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自豪。
10月3日下午,这里还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文化沙龙。邀请文博专家、参与草莓音乐节的青年志愿者、来自新疆的学校教师、走在传播第一线的媒体工作者、博物馆讲解员等,围绕“近代史开篇地”“虎门销烟精神的传承弘扬”等话题展开了对话交流。沙龙不但解答了“林则徐在虎门一共待了多少天?”“林则徐在虎门都做了些什么?”“林则徐被贬新疆后做了哪些事?”“青年人可以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中获得什么启示?”等问题,还分享了草莓音乐节的青年志愿者们如何传承弘扬虎门销烟精神、当好近代史开篇地的文旅推荐官的故事,交流了近代史开篇地的厚重历史如何面向年轻人传播等话题。沙龙活动在鸦片战争古战场旁,在飞跨东西的虎门大桥下,搭建了一个连接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平台,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参与。孩子们积极举手参与问答,大胆秀出逛展的学习成果,为多了解一点英雄历史而自豪。“清风徐来·我们都是好苗子”活动是鸦片战争博物馆与知乎城市东莞联合打造的创新性历史文化活动品牌,以弘扬虎门销烟精神、打造林则徐与虎门销烟双IP、擦亮东莞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释放“觉醒之门 英雄之地”时代内涵为宗旨,以年轻态互动传播为手段,拉近历史与当下的距离。 在今年6月就曾推出“好苗子”文化巡游等特色活动,巡游湾区6城,行驶185公里,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点燃了广大年轻群体对近代史开篇地的热情。
今年国庆之际,活动又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和草莓音乐节的双重BUFF,促进尘封历史与流行音乐的跨界对话、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巧妙融合、历史静谧与青春活力的精彩交织、传承文化与创新表达的协调共进、知识沉淀与激情迸发的完美平衡。 “清风徐来·我们都是好苗子”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年轻一代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对未来的憧憬与承诺。正如林则徐当年在虎门所展现的勇气与决心,今天的“好苗子”们也将用自己的方式,让近代史开篇地东莞焕发新生,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