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发布:感染率近50%,中医药防治显优势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发布:感染率近50%,中医药防治显优势
2023年6月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接近50%,这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这种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酸环境中生存的细菌,感染后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增加胃癌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可能包括口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部分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细菌仍在悄悄损害胃黏膜,增加胃部疾病的风险。
面对如此高的感染率,中医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名中医金小晶主任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属于中医学“胃痞”范畴。中医治疗注重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以达到调整肠胃功能之目的。
金主任曾接诊过一名老年女性患者,该患者在经历了多次治疗失败后,几乎失去了信心。后来,该患者又出现无明显诱因间断上腹疼痛加重,便慕名找到了金小晶主任。
金小晶主任根据患者病情对症而治,建议患者清法与祛湿法相互配合,服用新蒲饮加减,在基础药方成分上进行调整修改,联合奥美拉唑抑酸治疗,达到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
处方:黄连6g,黄柏10g,干姜3g,蒲公英20g,连翘20g,仙鹤草30g,白芷10g,生甘草6g,煨木香10g,白及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搭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服用两周后,该患者来院复诊,各方面症状都得到了缓解,腹部隐痛基本消除,大便成形。金主任叮嘱患者注重日常饮食调摄以增强体质,并注意饮食及口腔卫生,预防再次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除了中医药治疗,预防措施也至关重要。白皮书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勤洗手,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
- 集体用餐时使用公筷,有感染者时采用分餐制,餐具要注意消毒。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饮用生水和食用生食,尽量吃高温加热过的熟食。
- 注意口腔卫生,餐后刷牙、漱口,并定期更换牙具。
专家提醒,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需要立即治疗。如果无明显症状,可以暂时观察,定期体检。但对于以下情况,需要积极进行根除治疗:
- 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
- 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
- 患有胃部恶性肿瘤,如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
- 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
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挑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中医药通过辨证施治,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是降低感染率的关键。全社会应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体系,保护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