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8米!恩平油田创海上钻井新纪录,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9508米!恩平油田创海上钻井新纪录,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近日,中国海油在深圳西南部海域的恩平油田成功实施了超深大位移井技术,完钻深度达9508米,刷新了多项国内纪录。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海洋边际油田难以开发的难题,还标志着我国在海上超远超深钻井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水平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超深大位移井技术的创新突破
恩平油田的超深大位移井技术创造了我国海上钻井深度和水平长度的新纪录。这口井的钻井深度达9508米,其中垂直深度约2000米,水平位移8689米。与传统垂直深井不同,大位移井在到达一定深度后会逐渐“拐弯”,横向钻进至指定油区。恩平油田的这口井水垂比达4.43,相当于每向下1米,就要向前迈出近4.5米,钻具几乎以“横躺”的姿态穿行8000多米,技术难度和作业风险极高。
为克服这些挑战,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环保油基钻井液、连续循环系统等新型装备,并应用智能随钻导向、井下参数实时采集、旋转漂浮下套管等先进技术。这些创新不仅让钻头精准穿越3个地下断层,还带动669根、总重564吨的高强度钢制套管顺利下入,建立起稳固的采油通道。恩平油田超深大位移井刷新了4项全国纪录,形成了5类13项技术成果,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5%。
经济高效的开发模式
恩平油田的成功开发为我国海上类似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恩平21-4油田储量规模较小,若采用常规技术开发,经济效益低。通过大位移井技术进行远距离开发,不仅节省了40%左右的投资费用,还成功推动恩平21-4油田经济高效开发。这种模式未来可实现海上平台一万米范围的油气资源动用,显著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
绿色低碳的开发理念
恩平油田的开发还体现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恩平15-1油田群建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通过一系列设备将油田开发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处理至超临界状态,并注入到海床下800米深处的地质构造中进行长期封存。截至2024年12月,该项目已埋藏二氧化碳突破5000万立方米,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封存超150万吨,大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的、易于开采的油气资源逐渐减少,各国加大了深地、深海等难开采油气资源的开发。近年来,通过不懈的技术研发和实践,我国在超远、超深钻井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恩平油田的成功开发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海上超远超深钻井技术上的实力,也为未来类似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据统计,我国海上实施大位移井约350井次,钻井进尺达174.5万米,相当于钻穿近200座珠穆朗玛峰。我国在作业规模、平均时效、最大水垂比、中靶质量等均居于世界前列,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上大位移井技术体系,涵盖地质勘探、钻井工程、定向钻探以及测井工程等多个方面。这一体系不仅实现了边际油田的规模化开发,还推动了老油田的增产挖潜,对海上油气资源的增产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