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三千年文明的守护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2: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三千年文明的守护者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三千年前的一件青铜器——何尊。1963年,这件珍贵的文物在陕西宝鸡出土,其内底铭文“宅兹中国”震惊世人,成为“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记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正是这座孕育了“中国”之名的城市的文化地标,馆内珍藏着数万件青铜器文物,每一件都在无声诉说着华夏文明的辉煌。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坐落于秦岭北麓、渭河南岸,是中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各类文物48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02件,尤以周秦青铜器著称于世。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精湛工艺,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01

镇馆之宝:何尊

走进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镇馆之宝——何尊。这件西周早期的盛酒器,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器形浑厚凝重,纹饰精美,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何尊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内底的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四字,不仅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揭示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等活动的重要历史信息。

何尊的发现,不仅为西周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其铭文中的“德”字,还表明了德政思想的早期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所说:“何尊铭文起到了证史、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02

“青铜史书”:逨盘

除了何尊,博物院内另一件国宝级文物——逨盘,同样令人叹为观止。逨盘于2003年在宝鸡眉县杨家村出土,盘内铭文多达372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西周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铭文记述了单氏家族八代人辅佐十二代周王的历史,不仅明确了西周王朝的历史,还证实了《史记·周本纪》的王世和内容,被誉为“中华第一盘”。

逨盘的发现,结束了史学界千年以来关于西周王世的纷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盘上的铭文,如同一部完整的家族史,展现了单氏家族八代辅国、为国出征、秉公办事的荣耀历史。盘身的精美纹饰和四只威严的兽足,更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的杰出代表。

03

创新展陈:让文物“活”起来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文物更好地与现代人对话,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不断创新展陈方式。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介绍:“在展览上,我们不断地改进展陈手法,让内容更加丰富。比如为何尊设立了专题展览,从纹饰器型、大事记、铭文解读等方面,全方位展现其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

此外,博物院还开发了“青乐坊欢乐行”“我们的节日”“周礼课堂”“童趣古今”等系列社教研学课程,让青少年和民众能够亲身体验周秦历史和青铜文化。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古老的青铜器不再是冰冷的文物,而是变成了能够讲述历史、传递文化的“使者”。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还推出了六大系列、200余种周文化创意产品,将实用性和观赏性融为一体,让经典文化元素以新颖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同时,博物院还打造了流动博物馆、行走的博物馆,走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青铜器及西周文化,通过创新活动增强体验感,让文物“说话”,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博物馆,正以创新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承下去。正如一位游客所说:“站在这些珍贵的文物前,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辉煌。这种文化体验,让人不禁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本立体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它静静地矗立在秦岭北麓,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等待着每一位热爱历史、渴望探寻文明之源的游客前来探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