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喀索斯的自恋:从神话到现代社会的启示
那喀索斯的自恋:从神话到现代社会的启示
那喀索斯,这位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以自恋而闻名。他因迷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终溺亡并化为水仙花。这个古老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美的传说,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自恋现象。
那喀索斯的悲剧:从神话到心理学
那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与水泽女神利里俄珀的儿子,拥有绝世美貌。他生来风华绝代,这使他自命不凡,高傲到没什么朋友,对追求者更是不假辞色、冷淡无情。有一次他打猎的时候,遇到了回声女仙厄科(Echo),女仙为他的美貌所诱,爱上了他。厄科女仙原本能说会道,她奉神王宙斯之命在其偷情的时候与天后赫拉聊天,用喋喋不休的废话缠住赫拉、掩护宙斯。赫拉发现后,剥夺了她自由表达的能力,从此,她只能重复别人的话语,而无法真正与人交谈了。因此,厄科无法自由地倾诉爱慕之情,只得寻机与心上人搭讪。一日,那喀索斯走入一处寂静的林子,问道:“有什么人在这里?”女仙乘机回答:“在这里……”那喀索斯听见有人回答,就说:“出来与我相会吧。”女仙喜悦地一边回答:“相会吧……”一边从林中飞奔出来,想要去拥抱心上人。但是那喀索斯却毫不犹豫地避开了,嫌恶地说:“你别来抱我,否则,我还不如死了好。”女仙又羞惭又伤心,勉强回了一句:“我还不如死了好。”便掩面逃入林中。但这傲慢无礼的拒绝并没使她心中的恋火熄灭,她仍然躲在那喀索斯经常路过的地方痴痴地偷窥心上人,因绝望的爱恋而日渐消瘦,抑郁而终,只剩下声音萦绕空中。那喀索斯的无情激怒了一些被他拒绝的求爱者,其中有人诅咒他说:“愿他也坠入恋爱,却永远求之不得。”司掌爱情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应了这祷告,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实现了这一诅咒。一日,那喀索斯出外打猎,经过一潭泉水,他口渴难耐,想要掬水而饮。当他走到水边,俯下身去时,突然发现晶莹剔透的水面如同一面镜子映出了一个美少年的身影。这影像眉目如画、丰神俊秀,使他立刻对之一见倾心,从此不能自拔。原来,在他出生时,预言家忒瑞西阿斯(Tiresias) 曾告诫他的父母:“只要这个孩子一直不认识自己,便可得享天年。”他的父母理解为,不能让那喀索斯看到自己的相貌,就扔掉了家里所有的镜子。所以,十几年过去了,那喀索斯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样貌。他如痴如醉,夜以日继地守在岸边不肯离开。但每当他伸手想要触摸倒影时,水面上就会泛起涟漪,影子就破碎四散了。最后,他被这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恋折磨得憔悴而死。在他死去的地方长出一朵茕茕孑立的水仙花,至今这种花朵,还都斜生在清池旁边顾影自怜呢。
那喀索斯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毁灭,更是一个关于自恋的寓言。在心理学中,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被定义为一种以夸大自我价值感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脆弱的低自尊、过分关注他人评价、缺乏共情等特征。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与早年经历中的亲子关系问题有关,如长期分离、溺爱或粗暴对待等。
自恋主义文化的兴起
那喀索斯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注脚。自恋主义文化(Narcissistic culture)是指高度以自我为中心、崇尚竞争、排斥他人的个人主义文化逻辑。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消费主义盛行,勤奋工作等传统工作伦理被抛弃,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又充满着一种逃避、退缩和焦虑不安的情绪,使人们退缩到彻头彻尾的自我关注中。宗教失去其吸引力,但人们苦于寻找生命的意义;对政治的狂热已经消退,但同时也失去了对集体忠诚时才能体会到的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形象,对周围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人们沉迷于满足当下的物质欲望,却失去了历史延续感,对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都毫无兴趣。
自恋主义文化在价值取向领域的渗透,使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发生了变化。19世纪的成功不是通过与他人的成就作比较而是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律与自我节制这一抽象意志,但20世纪对成功的宣传开始强调个人的取胜意识,成功本身成了目的,而在成功除了本身外就没有任何别的意义的社会中,人们衡量他们取得的成就必须与他人进行衡量。家长制的破产和一些社会关系的市场化,把阻止发生人与人敌对的战争的最后一点约束都撕碎了,所以整个社会陷入高度竞争状态。
政治领域,过去选民重视政治家的施政理想和道德感;随着电视的普及,政治人物越来越具有表演性。政治堕落成了为达到自我实现而不是为了社会变革而从事的斗争。只要政治运动还在不可抗拒地吸引着那些企图用集体活动来淹没其个人生活失败感的人——似乎参加集体活动能从某种程度上消除对个人生活的主义——政治运动就不太可能对社会危机、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作出多大贡献。
在体育领域,运动员明星化,体育商业化和娱乐化,体育运动原有的严肃性被“渺小化”,体育失去“其仪式化和公众欢庆的作用”以致堕落成了“无足轻重的娱乐和野蛮的感官刺激”。在美国,有组织的体育运动灌输给人的是军国主义、独裁主义和性别歧视思想,因为使大众的“虚假意识”得以持久延续,体育成了人民的“鸦片”,使人们忘记了自身的实际问题(这里作者认为拉拉队员是“贞洁处女”)。观众暴力的盛行来自于他们对待比赛不够认真而不是过于认真,因为他们“不尊重那既约束观众也应约束比赛者的习俗”。
教育领域的标题是“教育与新文盲”。作者认为美国大众教育的普及结果是出现了一批新文盲,既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堕落。这部分讲了美国教育普及的历史渊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如对移民及其孩子的“美国化”教育)和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而大部分的工作不需要职工具有高水平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这一点存疑,不过当前也存在高等教育与职业错位的现象),出现了“人才过剩现象”,而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变化,使得教育的学术性大大下降。中学教育“肤浅化”,因为“为了让每个人都及格”,课程设置越来越简单,因为“希望让学生尽量不费力气地度过学校时光,借以平定学生情绪,美化学习生活,只求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教师对学生们听之任之,而同时又拼命护着他们,好像学生们经不起任何压力似的”。在创造性教学的名义下,教育标准退化,分数膨胀,这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外语知识、推理能力、历史知识,以及对主要文学作品的知识都发生了严重的退化。普及大众教育导致了智力上的愚钝和政治上的消极。大学也成为一个“散漫的、没有一定形式的、纵容学生的机构”
在家庭领域,父母被认为具有教育子女的能力,从而使人口再生产社会化。随着工业体制垄断了生产,孩子们对工作的了解越来越少。父亲已不再可能把工作带回家里,也不可能教孩子们干活的技艺(这导致了父亲的缺席)。在这种劳动异化的后期,管理部门对技能的垄断,加上后来发生的儿童抚养技术的社会化,使父母除了爱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后代;而不讲准则的爱是不足以保证每种文化都赖以生存的世代延续的。这导致父母权威的崩塌,自恋主义的父母培养出了自恋主义的子女,
在情感和两性关系领域,自恋主义文化的盛行导致“关系肤浅化”。作者感慨传统欧洲社会“骑士精神”的消逝,认为妇女在传统社会中虽然地位低下,但向女人献殷勤的“骑士精神”能够使压迫不那么令人难以接受(“然而虽则彬彬有礼的习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但是它们也曾为妇女争取驯化粗野男性的斗争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力量”)。男女平等使得男人不在对女人负有保护义务,这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紧张根源:即当代的女性越来越要求得到性满足,而“性表现”成为男女战争中又一件武器。拉什在某种程度上将两性的紧张关心归因于妇女解放运动和男女平等理念,“骑士般的、家长制统治的传统以及对另一性的局限抱较宽容的接受态度都缓和了两性之间的对抗,男女两性都能接受对方的弱点而不把它作为全面指控的基础”,而“女权主义和亲密关系的思想观念已打破了那种使妇女安分守已,同时使人们既承认两性的对抗又不致让它上升为全面战争的旧框框”。因这种矛盾无法调解,男女双方都试图逃避情感,“操纵他人的情感而同时又竭力保护自己的感情不受伤害,男性和女性都培养出了一种保护性的情感浅薄以及一种玩世不恭的超然态度”,任何男女之间的真情实感都不再成为可能。
对衰老与死亡的非理性恐惧与自恋主义性格作为当代社会主要性格结构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缺乏历史延续感,我们的社会有一种实用主义的知识观,即认为技术革新不断使知识老化因而使它无法传给下一代,因此将老年人视为多余的人。
水仙花:孤独与纯洁的象征
那喀索斯死后化为水仙花,这种美丽的花卉不仅在园艺和室内装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还拥有着丰富的花语和寓意。水仙花的花期通常在冬末春初,这个时期正是新年和春节的时刻。因此,水仙花也代表着美好时光和幸福,成为市民庆祝新年、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这种美丽的花卉不仅在园艺和室内装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
水仙花的花语和寓意包括:
- 纯洁:水仙花以其洁白无瑕的花朵,象征着心灵的纯净和无暇。
- 高贵:水仙花的花朵昂首挺立,代表高贵自尊自强的品格。
- 吉祥:在中国文化中,水仙花被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 团圆:水仙花在冬季开花,象征着团圆和睦。
- 爱情:水仙花的花语也被解释为“纯洁”和“爱情”,常用于表达对恋人的纯洁爱情。
- 思念:水仙花因其在春节期间盛开,寓意着深深的思念之情。
- 尊敬:水仙花有时也被称为“孤独”,这可能是因为其每枝仅开一朵花的特性,象征着尊敬或者孤独。
- 美好时光:不同种类水仙花的花语还包括美好时光和欣欣向荣。
古今对话:自恋的启示
那喀索斯的故事和现代社会的自恋现象,共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过度的自我关注和自恋,最终会导致个体的孤立和悲剧。正如那喀索斯因迷恋自己的倒影而溺亡,现代社会中过度的自恋文化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情感的肤浅化和价值取向的扭曲。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反思如何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之间找到平衡。我们需要认识到,真正的自我价值不是通过外在的美貌或成就来定义的,而是通过与他人的连接、对社会的贡献和内心的充实来实现的。正如水仙花虽然孤独,却能散发出迷人的芬芳,照亮周围的世界,我们也应该学会在关注自我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世界,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