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与焦虑关系密切,专家建议用放松技巧缓解
磨牙症与焦虑关系密切,专家建议用放松技巧缓解
你是否发现,在忙碌或焦虑时,自己会不自觉地咬紧牙关?这种看似平常的习惯,其实可能暗藏风险。研究表明,无意识咬牙,即磨牙症,与焦虑和压力密切相关,且在全球范围内十分普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应对。
磨牙症:一个被忽视的健康信号
磨牙症(Bruxism)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表现为人在无意识中反复咬紧或摩擦牙齿。它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发生在睡眠时,称为睡眠磨牙症(Sleep Bruxism);另一种发生在清醒时,称为清醒磨牙症(Awake Bruxism)。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磨牙症的患病率远比想象中要高。最新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睡眠磨牙症的患病率为21%,而清醒磨牙症的患病率更是高达23%。这意味着,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正遭受这一问题的困扰。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一现象更为普遍,睡眠和清醒磨牙症的患病率分别达到了31.8%和37.9%。
焦虑与压力:磨牙症的主要诱因
尽管磨牙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焦虑和压力是其主要诱因。一项发表在《神经病学前沿》的研究发现,磨牙症患者,尤其是清醒磨牙症患者,表现出明显更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另一项研究则显示,81%的清醒磨牙症患者处于高水平的压力状态,而所有患者中没有一人处于低压力水平。
除了短期的压力和焦虑状态,某些人格特质也可能增加磨牙症的风险。完美主义、竞争意识强或好斗的人更容易出现磨牙症状。这些性格特征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焦虑水平,使得个体在面对压力时更倾向于通过磨牙来宣泄情绪。
磨牙症的危害不容忽视
长期的磨牙症,尤其是清醒磨牙症,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口腔问题。最常见的包括牙齿磨损、牙周问题和面部肌肉肥大。此外,早晨醒来时张口能力下降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这些看似轻微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牙齿松动。
如何应对磨牙症?
自我评估:识别你的磨牙习惯
你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自我评估:
- 你是否知道自己在清醒时会咬紧牙关?
- 你目前如何评价你的下颌肌肉僵硬或紧张程度?
- 在过去6个月中,最大的下巴肌肉紧绷或僵硬感觉是多少?
- 在过去6个月中,平均感觉的下巴肌肉紧绷或僵硬是多少?
对于后三个问题,可以用0~10分来打分,其中0表示“毫不紧绷或僵硬”,10表示“非常紧绷或僵硬”。如果评分≥4分,说明你可能有无意识咬牙的习惯。
放松技巧:缓解压力与焦虑
正如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中提到的,磨牙和发出尖锐的尖叫声,在极度痛苦中都能带来缓解。这是因为咀嚼的动作能够减少体内皮质醇的释放和唾液嗜铬粒蛋白的产生,从而缓解消极情绪和压力。然而,长期依赖这种方式不仅对心理健康帮助有限,还会带来口腔问题。
渐进式肌肉放松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通过从脚部到头部,对每一组肌肉进行先紧绷然后慢慢放松的练习,可以很好地缓解紧张和压力。此外,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管理情绪。
生活方式调整:建立健康习惯
- 运动:定期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或瑜伽,有助于缓解压力。
- 听音乐:选择舒缓的音乐,帮助放松心情。
- 冥想:每天花几分钟进行冥想,提高情绪觉察能力。
- 充足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专业治疗:及时寻求帮助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改善你的磨牙习惯,或者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牙套来减少牙齿磨损,或者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你更好地管理压力和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咬紧牙关”与清醒磨牙症虽然相似,但存在微妙区别。前者通常是有意识的、有目的性的动作,而后者则是焦虑和压力在无声无息中给身体带来的习惯性反应。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有无意识咬牙的习惯,不要掉以轻心,这可能是心理过度疲劳的警示信号。
磨牙症不仅是一个口腔问题,更是心理健康状况的反映。通过及时识别和采取有效措施,我们可以减轻这一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牙齿健康,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