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秀山:王阳明的“过化”之地与千年禅寺的沧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38: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秀山:王阳明的“过化”之地与千年禅寺的沧桑

青秀山,这座位于广西南宁的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打卡。然而,在其幽深茂林中,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摩崖石刻——“阳明先生过化之地”。这八个楷书大字,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更凝结着一位思想家与一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阳明先生过化之地”位于青秀山半山腰的撷青岩上,距地面约8米高。石刻呈横幅式,字径约60乘55厘米,左右均有五厘米小字款识。右侧款为“大明嘉靖四十年闰五月吉日”,左侧款为“左江道兵佥事门生欧阳瑜刻”。这处石刻,见证了王阳明与南宁的那段历史。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他被后世誉为“立德、立功、立言”、“知行合一”的圣人。那么,这位大名鼎鼎的王阳明与南宁有何渊源?

这一切要从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思田之乱”说起。当时,明朝朝廷欲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取消土司世袭制度,却引发了广西田州、思恩二府的兵乱。危急时刻,正在故乡讲学养病的王阳明,被三道圣旨急召到广西平叛。

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二十日,王阳明抵达广西梧州两广总督府。不久后,他又来到军事战略要地南宁府宣化县。宣化县相当于今天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和江南区的部分中心区域。王阳明选择青秀山作为驻扎地,不仅因为其占山傍水、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更因为这里便于调兵遣将,同时又能避开当地耳目细作。

王阳明在南宁府仅用一个月就平息了“思田之乱”,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他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为了安定社会秩序,防止兵乱再生,王阳明推行了多项德政。他深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此更加重视教育和文化。

在南宁,王阳明创办了敷文书院,这是南宁第一所书院。为了书院的建设,他不惜动用军饷,并多次亲自讲学。他还让得意门生季本担任书院的首任山长。得益于王阳明的影响,广西在明清时期迎来了一波文化发展的高峰。

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病情渐重的王阳明自感时日无多,向朝廷上疏请求回乡养病。八月二十七日,他从南宁踏上返乡之途。当船行至郁江乌蛮滩北岸(今横州市),王阳明拜谒了当地的伏波庙。四十年后再见伏波,他感慨万千,作了《谒伏波庙》诗。

王阳明弟子欧阳瑜,特意在青秀山制作了“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以感念先师。这处石刻不仅是对王阳明的纪念,更象征着阳明心学在广西的传播与影响。明清时代以来,许多到南宁任职的官员,第一站就是到青秀山拜谒这处石刻。

除了王阳明的足迹,青秀山还承载着千年的佛教文化。观音禅寺始建于唐朝,历经千年沧桑。明朝时期,寺庙得到了扩建,逐渐成为当地著名的佛教胜地。寺内建筑古朴典雅,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等古建筑保存完好。观音殿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像,是信众祈福、朝拜的重要场所。寺庙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完美融合。

青秀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文化典籍。从王阳明的“过化”到观音禅寺的千年香火,从摩崖石刻的沧桑到书院文化的传承,青秀山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站在王阳明当年伫立过的地方,清风依旧拂面,山下却已换了人间。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名山,将继续见证南宁的繁荣与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