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盗墓贼孙殿英之子投身文物保护,成西安外院教授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4: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盗墓贼孙殿英之子投身文物保护,成西安外院教授

在近代史上,东陵大盗孙殿英因盗掘慈禧墓而震惊全国。然而,这位臭名昭著的盗墓贼的后代,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从古至今,盗墓都是一项重罪。在古代,生前地位高的人,死后墓地会建造得比较大,如历朝历代的皇室成员,他们的墓地称之为皇陵。一般而言,身份越尊贵的人,死后陪葬品越多,皇陵中会有非常值钱的文物和金银财宝,普通百姓的墓地就很少有这种价值连城的宝贝了。

一些不法分子会铤而走险,冒着杀头的危险盗墓,就是因为这其中的诱惑力太大了,只要成功一次,就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因此,从秦朝开始,大量古墓被盗,皇陵都无法幸免,说明盗墓真是来钱快的一件事。

在近代史上,发生了一起盗墓事件,清末实际掌权者慈禧的墓被洗劫一空,盗出无数奇珍异宝,在当时震惊一时,惊动了蒋介石、宋庆龄、阎锡山等人。这起盗墓案的始作俑者就是孙殿英,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土匪军阀。

孙殿英将慈禧墓抢劫一空后,不仅没有受到处罚,还当上了国民党的将领。在解放战争中,孙殿英被俘后病死狱中,他的儿子倒是很有出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孙殿英盗墓后全身而退

孙殿英是河南永城县人,家境贫寒,过早接触社会,染上了许多恶习,与地痞流氓同流合污,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制造“红丸”,掩护贩运鸦片,孙殿英发了一笔横财后,聚集了一帮游手好闲之徒,购买了枪支弹药,组成了一支武装势力。

直奉战争时期,孙殿英大量招兵买马,扩充实力,队伍人数多达数千人,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了。军阀混战中,奉军全线溃败,蒋介石联合阎锡山、冯玉祥北进,孙殿英审时度势,所部人马投靠蒋介石,当了
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

奉军战败后北撤,
冀东一地区散匪较多,国民革命军让孙殿英去剿匪。行军途中,孙殿英看见东陵殿宇富丽堂皇,便动了歪心思,计划盗墓筹集军费。为了掩人耳目,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封锁了东陵,开始实施盗墓计划。

孙殿英的部队驱赶了全部的守陵人,
东陵三十里内戒严,然后派兵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由于孙殿英封锁了消息,外界人士虽对他盗皇陵有所耳闻,但一时不明真相。

孙殿英十分贪婪,不仅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将里面的稀世之宝洗劫一空,而且还炸开了乾隆皇帝的陵墓
,他亲自进墓点视宝物,将墓里值钱的宝贝全部收走,足足装了四五十箱,加封盖章后全部运到军营。

孙殿英从清陵中盗走了多少宝贝,目前已经没有确切的数字,总之是一个天文数字。孙殿英部下的逃兵
张岐厚贩卖珠宝时被抓获,据他交代分得46颗宝珠,那么孙部的高级军官所获得的财物就可想而知了。

清东陵被盗,满人哗然,这等于在刨他们的祖坟,要求严惩孙殿英。部分旗人团体和
逊清皇室,包括已经退位的溥仪,将此事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给满人一个交代。

孙殿英不会坐以待毙,一面否认罪行,一面贿赂大员,将此事糊弄了过去。孙殿英从东陵赃物中选出一大批价值连城的宝物,相继送给了蒋介石、何应钦、戴笠、宋美龄、孔祥熙、阎锡山等,民国主要掌权人几乎被孙殿英送了个遍,此事也就糊弄了过去,无人再追究了。

盗墓事件发生后,孙殿英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加官进爵,
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孙殿英有英勇抗日的表现,也有投敌叛变的劣迹。抗战结束后,孙殿英追随蒋介石打内战,与我军大搞摩擦。

1947年4月,我军进攻汤山,孙殿英所部溃不成军,被我军击溃。混乱中,孙殿英企图逃跑,在石庄被围,于5月2日被我军俘虏了。孙殿英被俘的时候,身体情况已经很差了,再加上常年吸食鸦片,没能熬过冬天就病死在监狱里了。

孙殿英的后人发展如何?

孙天义是孙殿英的儿子,1931年出生于北京,对父亲盗墓一事,只能从母亲和亲戚那里知道一些。从小,孙天义生活在父亲孙殿英大盗的阴影下,但他并没有秉承大盗的衣钵,走向了一条与父亲完全相反的路。

学习刻苦的
孙天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后来到西安外国语学院当了一名普通的老师,成为一名知识分子。

1959年秋,学校派
孙天义陪同外国客人观赏
黄帝陵,到了现场,孙天义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吸引了,这是被保护了几千年的历史古迹,保存得非常完整。

走进一看,
孙天义也发现出黄帝陵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年久失修,活动空间不足,这形象急需改进,才能与我们泱泱大国匹配。从那以后,孙天义立志要为修复黄帝陵出一份力,保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文物古迹。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
孙天义从一名普通的老师成为学校的领导,担任
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教授和院长。职位的提升,让孙天义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到黄陵,也能说得上话了。

1992年,为了响应中央领导人修复黄帝陵的号召,陕西省决定成立一个名叫黄帝陵的基金会,孙天义应邀成为了该基金会的会长。自此,孙天义就为修复黄帝陵一事大展拳脚,他将所
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黄帝陵的修复完善,自己没有领一分钱工资,一切开销全部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回应解释大家提出的各项质疑。

从1992年黄帝陵第一期整修工程开始后,到2001年8月竣工,在这段时间内,孙天义为修复黄陵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公开场合下,他说:

每次看到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在黄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捧土,大家同气连枝、同根同族,我就觉得非常欣慰,就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孙天义为保护国家文物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是新中国的栋梁之才,在治学和教学上有着不错的成就,享受国家的特别津贴。如今,孙天义年近九旬,早已经退居二线了,祝福老人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