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朵总是痒?当心这种常见病找上门!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18: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朵总是痒?当心这种常见病找上门!

你是否经常感到耳朵瘙痒,忍不住想要掏耳朵?当心,这可能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在作怪!

真菌性外耳道炎,顾名思义,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外耳道皮肤感染。它通常由念珠菌、曲霉菌等常见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平时大多就存在耳道皮肤表面,生长不活跃,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耳道正常菌群屏障受损时,它们就会趁虚而入,占优势生长,导致外耳道皮肤真菌感染。

为什么会出现真菌性外耳道炎?

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真菌,例如耳道进水、游泳、潮湿的环境;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广谱抗生素,杀灭耳道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可能破坏耳道内的菌群平衡;或者过度掏耳朵,导致耳道皮肤屏障受损等。

当以上这些因素出现时,耳道内的真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占优势生长,从而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此外,有些人喜欢去采耳店采耳,认为是一种享受。可是,采耳店的采耳工具往往都没有经过规范消毒和灭菌,多人共用下非常容易产生交叉感染真菌。如果采耳工具上附着有真菌,特别是采耳时有皮肤局部破损时,就更容易出现耳道内真菌的种植,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有哪些症状?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内瘙痒、疼痛、闷胀感以及听力下降等。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道内分泌物增多,甚至混合细菌感染,出现明显耳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迁延不愈、逐渐加重,波及鼓膜和中耳,甚至是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如何诊断和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

如果出现明显的耳内瘙痒、耳闷胀感,特别是耳道内分泌物中有黑色颗粒物时,那么就需要高度怀疑存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可能,应该及时就医。

医生会通过耳内窥镜检查和真菌荧光染色涂片检查来确诊,真菌性外耳道炎在内窥镜下可有多种表现,可为耳道内白色粉末样物、糊状分泌物或混有黑色颗粒样物等等。

治疗方面,真菌性外耳道炎有:①减少耳道真菌负荷,②直接杀灭真菌,③改变耳道内微环境、抑制真菌生长等方式。

常规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抗霉菌滴耳液(如氟康唑滴耳液)、抗真菌软膏(如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呈弱碱性,由于真菌在碱性环境下不易生长,碳酸氢钠可以改变外耳道内的酸碱环境、抑制霉菌生长,等待耳道内正常菌群恢复。其次,碳酸氢钠滴耳可以酯化霉菌,便于清理。

抗霉菌滴耳液如氟康唑滴耳液,具有直接杀灭真菌的作用,氟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多数念珠菌和皮肤癣菌有效,但对曲霉菌(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等)不敏感。鉴于真菌和人类细胞同都属于真核细胞生物,所以会有少数患者对抗霉菌药物滴耳存在局部不良反应,例如耳道内不适、灼热、糜烂等。此外,氟康唑滴耳液稳定性较差,需要冷藏及开封后尽快使用,患者在使用上略有不便;抗真菌软膏如硝酸咪康唑乳膏,可在耳道内使用,但存在一定的不便利性。用量过多容易堵塞耳道,用药过少或未用药到耳道深部达不到治疗效果,所在人群中运用存在部分局限性。

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并不能治疗真菌感染,反而会加重破坏正常菌群屏障,特别是抗生素滴耳液混合激素类药物滴耳(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地塞米松针剂),更容易诱发真菌大量繁殖和滋生,因此,应该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和激素类制剂。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清理耳道内可见的真菌及含真菌的分泌物;按医嘱使用药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复诊、清理耳道,减少耳道内真菌数量。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还要有一定的耐心,为了确保真菌感染得到充分控制、预防复发,需要多次复诊,就如同治疗脚癣、灰指甲那般,没有“一锤子”买卖,更没有一次性解决的“神药”,需要多次复诊和清理,同时要做好日后复发的准备。

真菌性外耳道炎容易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免疫力低下:人体在免疫力低下的状态时,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容易受到皮肤表面真菌侵袭,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②治疗不彻底: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遵循医嘱、半途而废,无法彻底控制和治愈疾病,导致病情迁延不愈。③错误用药,如抗生素滴耳液会使治疗徒劳无功,甚至耽误治疗而导致疾病加重和反复发作。④不注意外耳道卫生,导致再次感染。

如何预防真菌性外耳道炎?

  1. 避免过度清洁:过度使用棉签或耳勺清理耳道,可能会损伤皮肤或推入耵聍,反而增加感染风险。耵聍本身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2. 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外耳,防止水分滞留。可以使用专门的耳道干燥剂或吹风机(低温档)帮助干燥。

  3. 正确处理耳内瘙痒:如果感到耳内瘙痒,不要用尖锐物品掏耳朵,可以选择轻轻揉搓耳廓,或使用医生推荐的耳部清洁液。

  4. 健康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时,人体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

  5. 谨慎选择采耳服务:如果选择采耳服务,务必确认工具的消毒情况,避免交叉感染。

  6.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这些疾病可能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

耳朵总是痒?当心真菌性外耳道炎找上门!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保护耳朵健康,从正确应对耳朵瘙痒开始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