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响就业市场:1.7亿新岗位将诞生,这些职业最易被取代
AI影响就业市场:1.7亿新岗位将诞生,这些职业最易被取代
世界经济论坛(WEF)最新发布的《2025年就业未来报告》揭示了AI对就业市场的深远影响。报告显示,虽然AI将创造大量新工作,但也会取代数千万个现有岗位。未来五年,哪些职业将面临最大挑战?企业又将如何应对这场技术变革?
尽管专家们不断强调AI不会抢走人类的工作,但自动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显示,41%的雇主计划因AI实现某些任务的自动化而裁员。这份报告调查了全球55个经济体、20多个行业的1,000多家领先企业,覆盖超过1,400万名劳动者,揭示了未来五年就业和技能的趋势,以及企业为2030年就业状况制定的策略。
报告预测,到2030年,AI将创造1.7亿个新就业机会,同时也会取代9,200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净创造7,800万个新工作。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变化、地缘经济紧张、经济不确定性和绿色转型这五大因素,将重塑全球的产业和职业格局。
具体来看,未来五年增长最快的职业包括农场工人、轻型卡车或物流司机、软件与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建筑木工、商店销售人员、食品加工工人、司机、护理师、餐饮服务人员、总经理与运营经理、社会工作与咨询专家、项目经理、大学与高等教育老师、中学老师、看护人员。而下降最多的职位则包括收银员和售票员、行政助理和执行秘书、大楼管理员和清洁工与管家、物料记录和库存文员、印刷及相关行业工人、会计、簿记和薪资文员、会计师和审核、交通服务员及售票员、保安、银行柜员及相关职员、数据输入员、客服人员、图形设计师、企业服务与行政经理、理赔员与调查员。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未来就业报告》首次预测生成式AI执行知识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到2030年,四成劳动力的核心技能将发生改变,但技能不匹配已成为一个迫切问题,近三分之二的雇主认为这是增长的主要障碍。为此,77%的企业计划在2025-2030年间对现有员工进行再培训和技能提升,以适应与AI协同工作的需求。51%的公司计划将员工从萎缩的部门转移到增长的部门。预计到2030年,全球59%的劳动力需要额外培训,以跟上不断变化的要求。
生成式AI等技术对就业的主要影响可能在于增强人类技能,而非彻底取代。虽然AI、大数据和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人员需求将大幅增长,但以人为本的能力,如创造性思维、恢复力和适应能力仍然至关重要。未来职业的发展将取决于技术和软技能的结合。
报告特别强调,AI自动化有明显的局限性,需要身体技能、细致判断力或同理心和积极倾听等人类品质的任务,目前仍由人类掌握。因此,企业不应过度依赖自动化,而应专注于如何与AI协同增强人类能力。报告警告说,如果没有这种平衡,人类对经济价值创造的贡献可能会急剧下降。
本文原文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就业未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