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庭结构巨变:从5人到2.61人,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考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6: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庭结构巨变:从5人到2.61人,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考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平均每户5人减少到2.61人,家庭规模的缩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结构,也对社会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10月19日,第五届家庭发展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聚焦中国的家庭发展和家庭支持政策,探讨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发展。

研讨会上,不少专家谈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必将是家庭总量巨大的现代化。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在生育观念、婚姻家庭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产生了单人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等不同的家庭形式,甚至还出现了一人户、一代户等,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等特殊家庭也大量出现。

换言之,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秩序都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同样也使生育政策、人力资本投入、公共服务政策、就业政策以及养老服务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教授谈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家庭一直都在“变”。中国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过去中国的家庭平均是5人一户,现在则是2.61人每户,而上海则是2.1人每户。当我们现在谈论家庭的时候,更多的是谈论的一种关系为主导的亲情、姻缘形成的社会组织结构。

但是,“中国的家庭在‘变’,学者却至今都没有研究出‘现代家庭’到底是什么,到底该如何评价现代家庭,这可以说是学者的失职。”彭希哲说,哪些功能是家庭能够独立实现的?哪些功能是需要在社会支持下,帮助实现的?哪些功能可以从家庭中间转移给社会实现,这些都需要学者加强研究。尤其是家庭变迁、家庭承载能力和相关指标,需要尽快构建中国的指标体系和话语体系。

本届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围绕如何推进家庭建设,如何促进妇女发展,如何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议题开展交流,分享研究和实践经验。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