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和航空产业双引擎驱动
扬州: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和航空产业双引擎驱动
2025年1月9日,扬州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恒通AI科创大厦举行。扬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峰在会上宣布,扬州正式启动建设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3.0版本。这一消息标志着扬州在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打造智能无人体系3.0版本
扬州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是在安徽骆岗1.0版本、珠海横琴2.0版本基础上升级打造的。王峰表示,扬州将以生态科技新城为先导区,以扬州全域为支撑,统筹开展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工厂等各类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安全认证检测、应用场景建设、标准打通和政策法规试点工作,打造江苏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平台。
作为扬州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的先行示范区,生态科技新城在过去一年中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推动临时起降点启动规划建设,规划无人机试飞场,推动扬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选址落地。这些举措为智能无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空产业: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
航空产业是扬州“613”产业体系的首群首链,是扬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扬州的航空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2019年3月,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拉开了扬州航空产业发展的序幕。作为新中国最早组建的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的落户为扬州带来了航空产业的“种子”。目前,扬州已集聚56家涉航工业企业,初步形成“材料—零部件—组件—系统件—整机”的航空产业链条。
双引擎驱动:智能制造与低空经济
扬州把低空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在研发设计、产品制造、人才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布局,为发展低空经济积蓄先发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在低空经济领域,扬州已建成航空产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18个,已集聚航空产业人才千余名,包括中航系统高层次人才500余人。这些创新平台和人才资源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扬州正全力推进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3.0版本建设,同时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将其列为“613”产业体系的首要产业链。通过与航空工业集团的合作,扬州正加速构建航空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智能制造和低空经济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扬州将统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力争2025年新招引科技型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扬交易、在扬转化、在扬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