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迎来60周年校庆,展示卓越科研实力
香港中文大学迎来60周年校庆,展示卓越科研实力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近日迎来60周年校庆,展示了其在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卓越科研成果。作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港中大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就,更积极与内地开展多领域合作,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在庆祝活动中,港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表示,作为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港中大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均以发掘、创造、传播以及应用知识为谋,改善人类生活、造福社会为任。希望凭借大学作为人才高地和知识摇篮的优势,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助力国家的创新科技与发展。
段崇智教授指出,港中大对内地学生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与许多国际顶尖大学的紧密联系,可以作为连接国际的桥梁。在教育交流方面,港中大注重“高手交流”和“学生交流”,强调不仅要教自己的学生,更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实现知识的代际传承。
2023年,段崇智校长当选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主席。APRU连接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19个经济体,是由60多所顶尖大学组成的合作网络。这一身份进一步提升了港中大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
在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港中大表现亮眼。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于全球第47位,全亚洲第10位,19个学科在QS世界学科排名中名列全球50强。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港中大排名升至亚洲第六位。
副校长陈伟仪表示,港中大可扮演内地和外国大学及科研机构间的“超级联络人”角色,利用两地特定的优势协助其发展。同时,在未来五年,港中大将专注把研究、创新和企业结合为一个富于动力和生产力的连续流程,一条使研究演化成实体利润、把创新传输到全世界的超级高速公路。
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主任林汉明教授介绍了香港首个在太空进行空间搭载实验的农业研究项目——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项目。2023年5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搭载大豆植株升空,为国家航天科技与农业技术结合揭开新篇。该国家重点实验室还进行非转基因大豆研究及应用推广,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外,港中大还有四所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前沿学科如转化肿瘤学、药用植物应用研究、消化疾病研究与合成化学,致力于在为国家重点项目输送科研人才,引领年轻学者为国家重要发展问题作贡献。